“玉壘正春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壘正春深”全詩
真個好,一般標格,聘梅雙李。
怯冷擬將蘇幕護,怕驚莫把金鈴綴。
望銅梁、玉壘正春深,花空美。
非粉飾,肌膚細。
非涂澤,胭脂膩。
恐人間天上,少其倫爾。
西子顰收初雨后,太真浴罷微暄里。
又明朝、楊柳插清明,鵑歸未。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是一首宋代吳潛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
問海棠花,誰留戀,未教飄墜。
真個好,一般標格,聘梅雙李。
怯冷擬將蘇幕護,怕驚莫把金鈴綴。
望銅梁、玉壘正春深,花空美。
非粉飾,肌膚細。
非涂澤,胭脂膩。
恐人間天上,少其倫爾。
西子顰收初雨后,太真浴罷微暄里。
又明朝、楊柳插清明,鵑歸未。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海棠花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人詢問海棠花,不知是誰留戀它們,讓它們還未飄落。詩人贊美海棠花,稱其美如標格,與梅花和李花一同聘用。詩人擔心冷風會傷害海棠花,因此打算用蘇幕來保護它們,同時也擔心金鈴會嚇到花朵。詩人眺望著銅梁和玉壘,覺得春天已經深了,花朵的美麗卻空懸在那里。海棠花的美麗不是靠粉飾,而是肌膚細膩,不需要涂抹胭脂,也不會顯得膩人。詩人擔心人間少有能與海棠花相媲美的,甚至在天上也少有其倫比。詩人描述了西子顰容在初雨后的收斂,以及太真在微暄里洗浴完成的樣子。他又提到明天早晨,楊柳將插上清明時節,鵑鳥還未歸來。
賞析:
《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這首詩詞以海棠花為主題,通過對花朵的描寫以及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對美和自然的贊美。詩中的海棠花被描繪為標格的美麗,與梅花和李花一同被賞識。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海棠花的喜愛和對其保護的關切。他關注花朵的細節,強調其自然之美,反對浮華和人工修飾。詩中還融入了對西子和太真的描寫,進一步展示了對美的追求和贊美。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素材,通過對花朵的描繪,呈現了一幅美麗而細膩的畫面。詩人通過運用鮮明的形象和細膩的情感,營造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意境。他將花朵與人物聯系在一起,以此突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整首詩詞流暢自然,字字珠璣,運用了五言絕句的韻律,使得詩詞旋律優美動聽。
總的來說,《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這首詩詞以海棠花為主題,通過對花朵的描寫和詩人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對美和自然的贊美,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物的描寫,營造了一幅清新雅致的意境。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遵循了五言絕句的規律,字句優美流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詩人成功地將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
“玉壘正春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èr yuán huā huì jǐn yǒu hǎi táng wèi xiè, wǔ yòng yùn
滿江紅(二園花卉僅有海棠未謝,五用韻)
wèn hǎi táng huā, shuí liú liàn wèi jiào piāo zhuì.
問海棠花,誰留戀、未教飄墜。
zhēn gè hǎo, yì bān biāo gé, pìn méi shuāng lǐ.
真個好,一般標格,聘梅雙李。
qiè lěng nǐ jiāng sū mù hù, pà jīng mò bǎ jīn líng zhuì.
怯冷擬將蘇幕護,怕驚莫把金鈴綴。
wàng tóng liáng yù lěi zhèng chūn shēn, huā kōng měi.
望銅梁、玉壘正春深,花空美。
fēi fěn shì, jī fū xì.
非粉飾,肌膚細。
fēi tú zé, yān zhī nì.
非涂澤,胭脂膩。
kǒng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shǎo qí lún ěr.
恐人間天上,少其倫爾。
xī zǐ pín shōu chū yǔ hòu, tài zhēn yù bà wēi xuān lǐ.
西子顰收初雨后,太真浴罷微暄里。
yòu míng cháo yáng liǔ chā qīng míng, juān guī wèi.
又明朝、楊柳插清明,鵑歸未。
“玉壘正春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