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向野庭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向野庭開”全詩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畫來。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題友人云母障子(時年十五)》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朋友家的云母障子,時常在野外的庭院綻放。自有山泉注入其中,不是因為取材繪制而來。
詩意:
這首詩以云母障子為題材,描繪了障子的美麗和它背后的寓意。云母是一種半透明的礦石,而障子則是由云母制作而成的飾物,常用于庭院的隔離屏風。詩中描繪了這個云母障子時常展開在野外的庭院上,使得清泉自然地流入其中。這里的云母障子不僅僅是一個實物,更象征了美麗與純凈。它所吸引的不僅是山泉的注入,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與凈化。
賞析:
這首詩雖然短小卻意味深長。通過描述云母障子,詩人表達了對純凈與美麗的向往與追求。云母障子的展開代表了美麗的顯現,而山泉的注入則象征了純凈的流動。詩人以障子作為媒介,寓意生命之美、宇宙之美、藝術之美的表現。詩中的"非因采畫來"也是詩人強調的一點,他認為障子之美不是通過人工繪制而來的,而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凸顯了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的共通性和親近性。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表現出山水之美與自然之美,以及對純凈與美麗的追求,給人以寧靜和心靈的凈化之感。
“時向野庭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ǒu rén yún mǔ zhàng zǐ shí nián shí wǔ
題友人云母障子(時年十五)
jūn jiā yún mǔ zhàng, shí xiàng yě tíng kāi.
君家云母障,時向野庭開。
zì yǒu shān quán rù, fēi yīn cǎi huà lái.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畫來。
“時向野庭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