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日東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水日東流”全詩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哭孟浩然翻譯及注釋
翻譯
老朋友我再也見不到了,漢水滔滔仍然日夜東流。
請問襄陽遺老今在何方?江山依舊何人再游蔡州?
注釋
⑴孟浩然: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好友。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與王維同是盛唐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并稱“王孟”。
⑵故人:老朋友。《莊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此詩指孟浩然。
⑶漢水:中國中部的一條河,長江最長支流,發源于陜西南部米倉山,流經陜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漢入長江,全長1532公里。
⑷借問:請問。《宋書·蕭惠開傳》:“慮興宗不能詣己,戒勒部下:‘蔡會稽部伍若借問,慎不得答。’”襄陽老:此處指孟浩然。
⑸江山:江河山岳。《莊子·山木》:“彼其道遠而險,又有江山,我無舟車,奈何?”空:空寂無人。蔡州:一作“蔡洲”。這里泛指孟浩然故鄉一帶。《全唐詩》詩后有一注曰:“峴山東南一里有蔡洲,蔡瑁居之故云。”
哭孟浩然創作背景
此詩題注:“時為殿中侍御史,知南選,至襄陽有作。”據此可知此詩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
王維與孟浩然是好朋友,兩人志趣相投。孟浩然游京師,與王維長相往來,他的詩作也頗受王維稱道。據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游襄陽,時浩然疾發背,且愈,得相歡飲。浩然宴謔,食鮮疾動,終於治城南園。”王維于當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開元二十九年春到襄陽時孟浩然已死,所以王維作此詩哭悼。
哭孟浩然賞析
作者與孟浩然是老朋友了,如今老朋友永遠離去了,因此詩一開頭就說“故人不可見”。這是直抒胸臆,直抒對故人長逝的哀悼之意。對于老朋友的去世,作者無限悲痛,站在漢水邊上,望著滔滔江水東流不勝悲傷。這第二句“漢水日東流”是借景抒情,借漢水日夜奔流不息抒發老朋友一去不復返,也是比喻自己的哀痛與思念之情就像東流之水綿綿不絕。“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兩句,兼具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兩種手法。上句可看作即景之語,下句景中含情,江山,景象廣闊,著一“空”字,顯示出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的無限感慨和遺憾,借此表達了作者對老朋友的無限思念。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手法并用,使詩篇直中有曲,語短情深。故人長逝,悼惜深情與凄愴涕淚,隨詩行奔迸而出。朋友已矣,如江水東流,唯能追尋遺蹤以寄哀思。
王孟為知交,王維是深知孟浩然的情意的。孟浩然在《與諸子登峴山》中有“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之句,正是王維這首詩所寄托的感慨。
王維這首詩并無華辭麗藻,其動人心魄處全在于情深。誠如明末清初黃宗羲所言:“情者,可以貫金石,動鬼神。”
“漢水日東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mèng hào rán
哭孟浩然
gù rén bù kě jiàn, hàn shuǐ rì dōng liú.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jiè wèn xiāng yáng lǎo, jiāng shān kōng cài zhōu.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漢水日東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