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青渡水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楊柳青青渡水人”全詩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號)》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原文:
廣武城邊逢暮春,
汶陽歸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鳥,
楊柳青青渡水人。
中文譯文:
在廣武城旁遇到暮春時節,
來自汶陽的歸客淚濕了巾帕。
落花靜悄悄地啼鳥兒棲息在山上,
楊柳青翠依舊,在水邊過河的人經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歸鄉人在離家時節的景象。汶陽是歸人的故鄉,歸客的淚水說明他思念家鄉,離別之情濃烈。而落花的寂靜和山上的鳥兒的啼叫,雖然清幽,卻也襯托出思鄉人的孤獨和離愁。然而,即使在這樣的離愁別緒之下,楊柳依然依舊綠翠,河水依然青碧,生機勃勃。這種對自然的描繪體現了作者王維善于抒發對自然的感慨和表達的能力。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變化,抒發了離別和思鄉的情感。詩中情感真摯,言簡意賅,用情感和景物的對比,表達了思鄉人對故鄉的留戀和情感的流露,同時通過對楊柳和河水的描述,表達了生活依然在繼續,自然依然美好的深刻意蘊。整首詩給人一種深情追憶的感覺,以及對自然的贊美和安慰。這也是王維作品常見的主題,表達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楊柳青青渡水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sì shàng zuò yī zuò tú zhōng kǒu hào
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號)
guǎng wǔ chéng biān féng mù chūn, wèn yáng guī kè lèi zhān jīn.
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
luò huā jì jì tí shān niǎo, yáng liǔ qīng qīng dù shuǐ rén.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楊柳青青渡水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