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似嶺南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似嶺南州”全詩
火流石鑠如钅敖,尤更熾于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_無停手,幾至欲焦頭。
世豈乏涼境,老向此山囚。
賴蒼靈,憐赤子,起龍湫。
剎那頃耳,天瓢傾下足西疇。
蕩滌兩間炎酷,蘇醒一番柘槁,民瘼庶其瘳。
清入詩脾里,一笑解吾憂。
作者簡介(李曾伯)
《水調歌頭(暑中得雨)》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暑中得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年渝州炎熱,猶如嶺南一般。火炎石熱得像鋼鐵一樣,尤其在秋天更加熾烈。整天衣襟常沾濕汗,從中午到深夜都沒有停下手,幾乎要把頭發燒焦。難道世上沒有涼爽的地方嗎?老人們就像被困在這座山中一樣。多虧了蒼靈的眷顧,憐憫像赤子一樣,給我們帶來了雨水。轉眼間,天空傾盆大雨,足夠滋潤西疇的土地。洗滌了兩間酷熱之地,蘇醒了一番干枯的景象,人們的疾苦也得到了療愈。清涼進入了我的詩歌心靈,一笑之間解除了我的憂愁。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暑中得雨)》是一首寫景抒懷的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炎熱夏天的痛苦和對雨水降臨的欣喜之情。詩中描繪了渝州酷熱的天氣,猶如嶺南一般,火炎石熱得像鋼鐵一樣,尤其在秋天更加熾烈。作者形容自己整天衣襟濕透,辛苦勞作,幾乎要把頭發燒焦。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涼爽之地的向往,認為世界上應該存在一些避暑勝地。同時,詩中表達了對老人們困于炎熱之地的同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雨水降臨的慶幸和感激之情。詩人借用了天傾盆大雨的形象來描繪雨水的豐沛,它洗滌了酷熱之地,使干枯的景象蘇醒,人們的疾苦也得到了療愈。這種雨水的降臨被詩人看作是蒼靈的眷顧,憐憫之情如同對赤子一樣,給人們帶來了救贖和希望。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寧靜和解脫,雨水的清涼進入了他的詩歌心靈,一笑之間解除了憂愁。
這首詩詞通過對炎熱夏天和雨水降臨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比炎熱與涼爽、干枯與蘇醒的景象,詩人表達了他對人們困境的同情和對救贖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中希望與解脫的美好向往。
“過似嶺南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shǔ zhōng de yǔ
水調歌頭(暑中得雨)
jīn suì yú zhōu rè, guò shì lǐng nán zhōu.
今歲渝州熱,過似嶺南州。
huǒ liú shí shuò rú jīn áo, yóu gèng chì yú qiū.
火流石鑠如钅敖,尤更熾于秋。
jìng rì jīn cháng zhān hàn, zhōng xī wú tíng shǒu, jī zhì yù jiāo tóu.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_無停手,幾至欲焦頭。
shì qǐ fá liáng jìng, lǎo xiàng cǐ shān qiú.
世豈乏涼境,老向此山囚。
lài cāng líng, lián chì zǐ, qǐ lóng qiū.
賴蒼靈,憐赤子,起龍湫。
chà nà qǐng ěr, tiān piáo qīng xià zú xī chóu.
剎那頃耳,天瓢傾下足西疇。
dàng dí liǎng jiān yán kù, sū xǐng yī fān zhè gǎo, mín mò shù qí chōu.
蕩滌兩間炎酷,蘇醒一番柘槁,民瘼庶其瘳。
qīng rù shī pí lǐ, yī xiào jiě wú yōu.
清入詩脾里,一笑解吾憂。
“過似嶺南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