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鷺聯拳倚斷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鷺聯拳倚斷槎”全詩
春繞天涯。
水繞天涯。
園林曉樹恁橫斜。
道是梅花。
不是梅花。
宿鷺聯拳倚斷槎。
昨夜寒些。
今夜寒些。
孤舟蓑笠釣煙沙。
待不思家。
怎不思家。
分類: 一翦梅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一翦梅(客中新雪)》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翦梅(客中新雪)》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剪下輕盈的瓊花。春天繞行天涯。水流經天涯。園林里的樹在清晨斜斜地倚靠著。這是梅花。也不是梅花。夜晚里宿鷺成雙,依偎在斷槎上。昨夜有些寒冷,今夜更加寒冷。孤獨的船上,人戴著斗笠,釣漁火煙沙。無法等待不思家。為何不思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客居他鄉的景象,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首句“誰剪下輕盈的瓊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輕盈美麗的贊嘆,梅花象征著堅強和清雅。接著,描繪了春天繞行天涯、水流經天涯的景象,顯示了作者身處異鄉的孤寂和遠離家鄉的痛苦。園林中的樹倚靠斜斜,展示了寂寞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道是梅花,也不是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思考和感慨,暗示了梅花在他心中的象征意義,可能是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宿鷺成雙依偎在斷槎上,增添了詩意的寂寞和凄涼。作者描述了昨夜和今夜的寒冷,以及孤獨的船上的漁夫,戴著斗笠,在煙霧彌漫的沙灘上垂釣。最后兩句“無法等待不思家,為何不思家”,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家”不僅指代實際的家鄉,還象征著歸屬感和溫暖。
整首詩以梅花為線索,通過描繪孤獨和思鄉之情,表達了作者在客居他鄉時的內心困境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對梅花的思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意境。
“宿鷺聯拳倚斷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kè zhōng xīn xuě
一翦梅(客中新雪)
shuí jiǎn qīng qióng zuò wù huá.
誰翦輕瓊做物華。
chūn rào tiān yá.
春繞天涯。
shuǐ rào tiān yá.
水繞天涯。
yuán lín xiǎo shù nèn héng xié.
園林曉樹恁橫斜。
dào shì méi huā.
道是梅花。
bú shì méi huā.
不是梅花。
sù lù lián quán yǐ duàn chá.
宿鷺聯拳倚斷槎。
zuó yè hán xiē.
昨夜寒些。
jīn yè hán xiē.
今夜寒些。
gū zhōu suō lì diào yān shā.
孤舟蓑笠釣煙沙。
dài bù sī jiā.
待不思家。
zěn bù sī jiā.
怎不思家。
“宿鷺聯拳倚斷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