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計朝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四計朝暮”全詩
青蓑混入漁家社,斜目斷橋船聚。
真樂處。
坐芳草,瓦樽滿酒頻頻注。
皋禽自舞。
慣松逕穿云,梅村踏雪,朗笑自來去。
車乘墜,爭似修筇穩步。
前塵回首俱誤。
安閑得在中年好,抱甕尚堪蔬圃。
高眼覷。
算不識、人間寵辱除巢許。
風篁解語。
應共笑群狙,無端喜怒,三四計朝暮。
分類: 買陂塘
《措魚兒(用古“買陂塘旋栽楊柳”韻)》李公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措魚兒(用古“買陂塘旋栽楊柳”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公昴。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敞茅堂、茂林環翠,苔磯低蘸煙浦。
開放的茅草小屋,周圍是茂密的林木,環繞著翠綠的景色,靠近苔石的地方浸滿了水煙。
詩人描繪了一個青蔥的自然環境,茅屋與茂密的林木相映成趣,苔石低垂入水,營造出一片寧靜的景象。
青蓑混入漁家社,斜目斷橋船聚。
穿著青色蓑衣的人混跡于漁民的聚集地,傾斜的眼光望著斷橋上的船只聚集。
詩人描述了一個漁村的場景,其中有一個穿著蓑衣的人物融入了漁民們的社會中,觀察著斷橋上船只的聚集。
真樂處。坐芳草,瓦樽滿酒頻頻注。
真正的快樂之處。坐在芳草上,瓦樽里的酒頻繁地倒滿。
詩人認為真正的快樂在于坐在芳草之上,享受自然之美,同時不斷地斟滿酒杯。
皋禽自舞。慣松逕穿云,梅村踏雪,朗笑自來去。
皋禽自由自在地起舞。習慣于松樹間的小徑穿越云層,踏雪而行于梅花村,歡快的笑聲自然而然地傳來。
詩人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象,皋禽在空中翱翔自由自在,松樹成為它們的家園,詩人也提到了梅花村的美景,以及歡笑聲不經意間傳來的愉悅。
車乘墜,爭似修筇穩步。前塵回首俱誤。
坐在車上容易跌倒,何不像修竹一樣行走穩健。回頭看過往的塵埃,都是錯誤的。
詩人通過比喻,表達了人生的觀點。他認為坐在車上容易摔倒,而步行則更加穩妥,同時指出回頭看過去的塵埃是沒有意義的。
安閑得在中年好,抱甕尚堪蔬圃。高眼覷。
安于中年的安逸美好,抱著甕也能養成一片蔬菜園。高高的眼光注視著。
詩人表達了中年時期的安逸與滿足,他認為保持平靜的心態,即使是簡單的事物也能帶來快樂。同時,他提到了自己高遠的眼光,凝視著遠方的未來。
算不識、人間寵辱除巢許。風篁解語。
計算無法了解人世間的恩惠和痛苦。風聲與竹葉共同訴說。
詩人認為通過計算是無法理解人世間的寵辱得失的。只有在風聲與竹葉的共同訴說中,才能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實情感。
應共笑群狙,無端喜怒,三四計朝暮。
應當和狡猾的猴子一起笑,不必因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感到喜怒,應以三兩計算每天的早晚。
詩人提出了一種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與猴子一起歡笑,不應受到瑣碎事物的干擾,而應以簡單的方式計算每一天的起伏。
這首詩詞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生態度的結合。詩人通過描繪自然環境中的茅屋、林木、苔石等元素,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他也借助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提倡從容淡定、安靜寧和的態度,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內心的平和與快樂。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寄托人生哲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領悟和感悟。
“三四計朝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ò yú ér yòng gǔ\" mǎi bēi táng xuán zāi yáng liǔ\" yùn
措魚兒(用古“買陂塘旋栽楊柳”韻)
chǎng máo táng mào lín huán cuì, tái jī dī zhàn yān pǔ.
敞茅堂、茂林環翠,苔磯低蘸煙浦。
qīng suō hùn rù yú jiā shè, xié mù duàn qiáo chuán jù.
青蓑混入漁家社,斜目斷橋船聚。
zhēn lè chù.
真樂處。
zuò fāng cǎo, wǎ zūn mǎn jiǔ pín pín zhù.
坐芳草,瓦樽滿酒頻頻注。
gāo qín zì wǔ.
皋禽自舞。
guàn sōng jìng chuān yún, méi cūn tà xuě, lǎng xiào zì lái qù.
慣松逕穿云,梅村踏雪,朗笑自來去。
chē chéng zhuì, zhēng shì xiū qióng wěn bù.
車乘墜,爭似修筇穩步。
qián chén huí shǒu jù wù.
前塵回首俱誤。
ān xián dé zài zhōng nián hǎo, bào wèng shàng kān shū pǔ.
安閑得在中年好,抱甕尚堪蔬圃。
gāo yǎn qù.
高眼覷。
suàn bù shí rén jiān chǒng rǔ chú cháo xǔ.
算不識、人間寵辱除巢許。
fēng huáng jiě yǔ.
風篁解語。
yīng gòng xiào qún jū, wú duān xǐ nù, sān sì jì zhāo mù.
應共笑群狙,無端喜怒,三四計朝暮。
“三四計朝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