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待鳳池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待鳳池歸去”全詩
薰風祝攥舞低鸞翅,絳籠蜜炬,綠映龍盆。
窈窕繡窗人睡起,臨砌脈無言。
慵整墮鬟,怨時遲暮,可憐憔悴,啼雨黃昏。
輕橈移花市,秋娘渡、飛浪濺濕行裙。
二十四橋南北,羅薦香分。
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
終待鳳池歸去,催詠紅翻。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風流子·黃鐘商芍藥賞析
“風流子”,本唐教坊曲名。《揮塵錄》:“周美成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為《風流子》以寄意。”雙調,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二句,五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
“金谷”兩句。“金谷”,即金谷園,為晉石崇所筑,其址在河南洛陽西北,內多植有芍藥。此言金谷園中雖然已是找不到芍藥的蹤跡,但芍藥花早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來了。所以每當初夏南風熏人之時,芍藥花就會從春夢中蘇醒一一含苞綻放。“國色”,本指牡丹,因為芍藥花也與牡丹花相似,故兼稱之。“半欹”四句,狀花。此言芍藥的花色有白有紅,品種繁多,在其花盛開之時,簡直可以引來鳳凰至前展翅而舞,同慶吉祥。因為芍藥、牡丹,同為花中之富貴者,而鳳凰又是百鳥之王,所以詞人聯想到花、鳥雙至共現的吉利彩頭。又言芍藥花紅色的花瓣內能分泌出芬芳的蜜汁,綠葉扶疏襯映艷花,顯得越發精神。它種植在繪有蟠龍圖形的花盆里供人觀賞,顯得富貴而又大方。“窈窕”兩句。此言美人兒在閨房中睡醒起來,踱到階前,面對庭院中盛開的芍藥花,也會被它的美麗驚呆而脈脈無言。“慵整”四句。言這位佳人自愧人不如花之嬌艷,就索興懶于梳妝打扮,任由睡后零亂的長發斜披一邊,并且引動她進一步自傷:如果青春一旦過去,容顏將會更加憔悴。想著想著,不由得悲從心起,淚珠兒也像暮雨一樣紛紛落下。上六句也含有以人擬花之意。上片多方設喻作譬,盛贊芍藥花的美。
“輕橈”兩句,閑補一筆繪出南宋時的一幅風俗畫。“秋娘渡”,為渡口名,蔣捷《一剪梅》詞:“秋娘渡與秦娘橋”句可證之。這里泛指所經過的渡口。此言賣花女子用小舟載著芍藥花向花市駛去,途經渡口,與渡船相遇,激起來的浪花打濕了賣花女的羅裙。“二十四橋”兩句。“二十四橋”,在揚州城中,而揚州在當時以盛產芍藥著名于世。宋王觀《揚州芍藥譜》云:“揚之芍藥甲天下。”并且當時的二十四橋周圍遍種芍藥,所以姜夔《揚州慢》詞有:“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紅藥”,即芍藥,可作為明證。“羅”,可釋為周圍。此是詞人從眼前之花想到它的盛產之地。此言詞人想起揚州二十四橋的周圍,一定仍是遍植芍藥,如今也有香氣充斥橋的兩岸了。“念碎劈”四句。此言他想到眼前盛開的芍藥花,它終有凋零散亂之日。在考慮再三之下,他偷偷地剪下美麗的重瓣芍藥花,去贈給一位佳人。贈白芍藥花用以勉勵其如白芍藥之玉潔冰心;重瓣者,喻己之相思重重也。“終將”兩句。“鳳池”,即鳳凰池,舊時中書省的所在地。此喻為作官。然詞人布衣一生,終無“鳳池”之望也。此處是說:遙想今后當我功成名就之時,我就會衣錦榮歸留居是地,那末就可以在芍藥花旁吟詠自娛,直到花瓣紛落之時才罷休。下片由花及人,詞人愛花之心歷歷可見。
“終待鳳池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liú zǐ huáng zhōng shāng sháo yào
風流子·黃鐘商芍藥
jīn gǔ yǐ kōng chén.
金谷已空塵。
xūn fēng zhù zuàn wǔ dī luán chì, jiàng lóng mì jù, lǜ yìng lóng pén.
薰風祝攥舞低鸞翅,絳籠蜜炬,綠映龍盆。
yǎo tiǎo xiù chuāng rén shuì qǐ, lín qì mài wú yán.
窈窕繡窗人睡起,臨砌脈無言。
yōng zhěng duò huán, yuàn shí chí mù, kě lián qiáo cuì, tí yǔ huáng hūn.
慵整墮鬟,怨時遲暮,可憐憔悴,啼雨黃昏。
qīng ráo yí huā shì, qiū niáng dù fēi làng jiàn shī xíng qún.
輕橈移花市,秋娘渡、飛浪濺濕行裙。
èr shí sì qiáo nán běi, luó jiàn xiāng fēn.
二十四橋南北,羅薦香分。
niàn suì pī fāng xīn, yíng sī qiān lǚ, zèng jiāng yōu sù, tōu jiǎn zhòng yún.
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
zhōng dài fèng chí guī qù, cuī yǒng hóng fān.
終待鳳池歸去,催詠紅翻。
“終待鳳池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