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染榴巾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香染榴巾汗”全詩
雨簾不卷。
空礙調雛燕。
一握柔蔥,香染榴巾汗。
音塵斷。
畫羅閑扇。
山色天涯遠。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點絳唇》吳文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文英。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單紗淺。
雨簾不卷。空礙調雛燕。
一握柔蔥,香染榴巾汗。
音塵斷。畫羅閑扇。
山色天涯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優美的畫面。詩人坐在南窗前,靠著枕頭,眺望著窗外的景色。楝花的芳香隨著寒風進入輕薄的窗簾。然而,窗簾卻沒有被卷起,沒有阻礙住天真的燕子。
詩人捧起一握柔蔥(即嫩綠的蔥莖),香氣染在他額頭上的紅色榴花巾上。這里通過嫩綠與鮮紅的對比,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音樂和塵埃都消散了,只有閑散的羅帳和搖擺的扇子。
山色遠離了天涯,這里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和對遠方的暢想。
賞析:
《點絳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色。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靜謐而美麗的場景,通過窗外楝花、窗簾、燕子、蔥莖和榴花巾等形象,傳遞出春天的氣息和生機。
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楝花的寒冷與窗簾的輕薄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描述了詩人捧起柔蔥時的愉悅感受,通過嫩綠與鮮紅的對比,增添了畫面的色彩和生動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遠方的向往。山色與天涯相隔,既描繪了山水的遼闊和遙遠,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細膩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安靜而富有意境的景象,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色和韻味。
“香染榴巾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tuī zhěn nán chuāng, liàn huā hán rù dān shā qiǎn.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單紗淺。
yǔ lián bù juǎn.
雨簾不卷。
kōng ài diào chú yàn.
空礙調雛燕。
yī wò róu cōng, xiāng rǎn liú jīn hàn.
一握柔蔥,香染榴巾汗。
yīn chén duàn.
音塵斷。
huà luó xián shàn.
畫羅閑扇。
shān sè tiān yá yuǎn.
山色天涯遠。
“香染榴巾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