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和新月未圓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和新月未圓時”全詩
心事遙山里。
小簾愁卷月籠明。
一寸秋懷禁得、幾蛩聲。
井梧不放西風起。
供與離人睡。
夢和新月未圓時。
起看檐蛛結網、又尋思。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虞美人·秋感注釋
⑴緣:因為。⑵蛩(qióng):此處指蟋蟀。
⑶井梧:井邊的梧桐。唐女詩人薛濤有《井梧吟》詩。
⑷檐蛛:屋檐下的蜘蛛。
虞美人·秋感鑒賞
《虞美人》,唐教坊曲。《碧雞漫志》卷四:“《脞說》稱起于項藉‘虞兮’之歌。予謂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當時,非也。”雙調,有兩格,其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此首為第一格。
“背庭”兩句怕賞花,并觸發懷鄉情。“背”,即棄也,這兒引申為“不去”。此言詞人不去庭園賞花,是因為怕園中之花被人濫賞而憤而早凋。其實這并非是“花羞墜”,而是人有愁,且惜花也。詞人心中愁的是羈旅在外,因秋至而起鄉愁,所以詞人的心早已不在乎欣賞什么花,而是已飛向群山阻隔的故鄉——四明。“小簾”兩句,言詞人卷起簾子放那明亮的月光入室,室中瞬時由朦朧轉為清晰,詞人的心境也隨之由濃愁減為輕憂。但是,心境剛剛轉好,卻又因“舉頭望明月”,兩耳聞蛩鳴,使他又添一重懷鄉新愁。
“井梧”兩句,緊承上片,發揮思鄉情。言秋風起,桐葉落,簌簌的落葉聲,似那西風煩人的腳步聲,在室外徘徊不去。詞人羈旅在外,夜聞此聲,輾轉反側,更是因離愁別恨而不能成眠。“夢和”兩句,言詞人即使在睡夢中,也在思念親人。他說:我們分居兩地多像天上的彎彎新月,還不到十五團圓之時。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醒后不能成寐,他索興披衣起來,踱到室外,見屋檐邊蜘蛛正在周而復始地勞碌結網,不禁又聯想到自己也與它一樣,為生計所迫,在他鄉勞碌奔波度日的處境。真是對景傷情,徒添悲傷。據詞意此詞應是詞人早期之作。
“夢和新月未圓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qiū gǎn
虞美人·秋感
bèi tíng yuán kǒng huā xiū zhuì.
背庭緣恐花羞墜。
xīn shì yáo shān lǐ.
心事遙山里。
xiǎo lián chóu juǎn yuè lóng míng.
小簾愁卷月籠明。
yī cùn qiū huái jìn dé jǐ qióng shēng.
一寸秋懷禁得、幾蛩聲。
jǐng wú bù fàng xī fēng qǐ.
井梧不放西風起。
gōng yǔ lí rén shuì.
供與離人睡。
mèng hé xīn yuè wèi yuán shí.
夢和新月未圓時。
qǐ kàn yán zhū jié wǎng yòu xún sī.
起看檐蛛結網、又尋思。
“夢和新月未圓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