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雨閑云情終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雨閑云情終淺”全詩
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
葉吹暮喧,花露震晞秋光短。
當時明月娉婷伴。
悵客路、幽扃俱遠。
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別館。
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
舊色舊香,閑雨閑云情終淺。
丹青誰畫真真面。
便只作、梅花頻看。
更愁花變梨E648,又隨夢散。
分類: 絳都春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適見似人,悵怨有感)》吳文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適見似人,悵怨有感)》是宋代吳文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
葉吹暮喧,花露震晞秋光短。
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
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別館。
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
舊色舊香,閑雨閑云情終淺。
丹青誰畫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頻看。
更愁花變梨E648,又隨夢散。
譯文:
絳都的春天(燕國已久失,京城寥寥似有人,悵怨之情難挽回)
南樓墜燕,燈光迷離夜涼,疏簾空卷。
枝葉被風吹亂,花露搖曳在短暫的秋光中。
當時明月婉約地陪伴著我。對客路的悵然之情,幽扃與我同樣遙遠。
霧鬟依約,只有照影才能見到,鏡子里空空如也。離別的別館。
初次見到秋娘,她在人群中,最引人注目,雙眸凝視著我。
舊時的顏色和香味,像是被閑云和細雨洗刷得淺薄了。
誰能畫出真實的容顏?只能頻頻凝視梅花。
更加憂愁花兒變成梨,又隨著夢想散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懷舊離愁的場景。詩人以絳都春天為背景,表達了對燕國的悵惋和對失去的人和事物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南樓墜燕象征著燕國的覆滅,而燈光迷離夜涼、疏簾空卷等描寫則凸顯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葉吹暮喧、花露搖曳等意象則表現了時光的匆匆和生命的短暫。
詩人在回憶過去時,提到了明月,明月作為寂寞與離別的象征,與悵客路、幽扃俱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霧鬟依約、鏡空不見等描寫則傳達了離別的悲涼和無奈。
詩中出現的秋娘是一個寓言形象,她的出現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美好過往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舊色舊香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而閑雨閑云情終淺則反映了情感的淡化。
最后,詩人提到了梅花,梅花象征著堅強和堅持,頻頻凝視梅花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美好和希望的寄托。
詩詞《絳都春》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去的懷念,表達了對失去的燕國和人事的悲嘆之情。詩中運用了寓言意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對比和意象的交織,創造出一種凄涼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圍。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美好往事的深深眷戀,以及對現實的無奈和不滿。
“閑雨閑云情終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g dōu chūn yàn wáng jiǔ yǐ, jīng shì jiàn shì rén, chàng yuàn yǒu gǎn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nán lóu zhuì yàn.
南樓墜燕。
yòu dēng yūn yè liáng, shū lián kōng juǎn.
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
yè chuī mù xuān, huā lù zhèn xī qiū guāng duǎn.
葉吹暮喧,花露震晞秋光短。
dāng shí míng yuè pīng tíng bàn.
當時明月娉婷伴。
chàng kè lù yōu jiōng jù yuǎn.
悵客路、幽扃俱遠。
wù huán yī yuē, chú fēi zhào yǐng, jìng kōng bú jiàn.
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bié guǎn.
別館。
qiū niáng zhà shí, shì rén chù zuì zài shuāng bō níng pàn.
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
jiù sè jiù xiāng, xián yǔ xián yún qíng zhōng qiǎn.
舊色舊香,閑雨閑云情終淺。
dān qīng shuí huà zhēn zhēn miàn.
丹青誰畫真真面。
biàn zhǐ zuò méi huā pín kàn.
便只作、梅花頻看。
gèng chóu huā biàn lí E648, yòu suí mèng sàn.
更愁花變梨E648,又隨夢散。
“閑雨閑云情終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