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亸瓊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亸瓊梳”全詩
誰識秋娘,比行云纖瘦。
象尺熏爐,翠針金縷,記倚床同繡。
月亸瓊梳,冰銷粉汗,南花熏透。
盡是當時,少年清夢,臂約痕深,帕綃紅皺。
憑鵲傳音,恨語多輕漏。
潤玉留情,沈郎無奈,向柳陰期候。
數曲催闌,雙鋪深掩,風镮鳴獸。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醉蓬萊·夷則商七夕和方南山注釋
①望碧天書斷:一本作“碧天書信斷”。②娘:一本作“娥”。
③亸:一本作“蟬”。
醉蓬萊·夷則商七夕和方南山鑒賞
《醉蓬萊》,《詞譜》:《樂章集》注林鐘商,始于柳永慶老人星現。云:“永為屯田員外郎,為太史奏老人星見,仁宗命詞臣為樂章,柳方冀進用,即作《醉蓬萊》詞奏呈。”又名《雪月交光》、《冰玉風月》。雙調,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上下片各四仄韻。此詞上片第一、五、八句,下片第六、九句,均作上一下四句法。
“七夕”,農歷七月七日,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吳文英詞集中尚有七首“七夕”詞:《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訴衷情·七夕》、《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惜秋華·七夕》、《鳳棲梧·甲辰七夕》,可以互相參閱。
“望碧天”三句,憶舊日“秋娘”。“望碧天書斷”,原無“望”字,為平入空格,擬補一“悵”字。此言抬頭望青天,不見鴻雁傳信到;低頭嗅床中,臥枕尚遺伊人香,襟袖猶沾伊淚痕。雖離別而仍相思也。“誰識”兩句是說:有哪一位還認識那像行云流水般纖細的“秋娘”呢?“象尺”六句,一“記”字透出此全系回憶。此言記得曾與“秋娘”兩個人倚偎在床前,商量如何進行刺繡。繡架旁的幾上用象牙制的直尺壓著繡樣,房中的熏爐內香氣氤氳;繡架上還放著金針與彩色絲線,用以等待乞巧。這些都是從前一個七夕之夜的情景。記得天上的月牙兒像似一把晶瑩的玉梳斜掛在空中,涼爽的秋夜收斂了她身上的香汗,南園中飄過來的花香也彌漫在繡房中。上片全是憶舊。
“盡是”四句,承上而轉。此處是說:過去那些年輕時代美好的回憶,現在只有到清秋夢中去尋覓了。但是伊人確實在你的臂上殘留有因親熱而咬下的齒痕;在兩人定情的絲帕上還保留著她的胭脂吻痕。“憑鵲”兩句是說:你想囑托喜鵲傳遞自己的相思情,可是又怕它嘰嘰喳喳的多嘴多舌,將只供你我倆知道的秘密輕易地泄露出去。“潤玉”六句,申訴男女相思意。此言“秋娘”,曾經送給他一塊暖玉作為定情物,而他也因為相思無奈,曾去柳蔭下等候過她的倩影,冀希她能應約而至。所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即指此。但是約而不至,所以他只好隔墻清歌數曲,催促她現身,但是最終還是不見伊人,惟見緊閉的大門上銜環的鋪首被秋風吹出嗡嗡的哀鳴聲。此極言曲終人不見之哀傷。又“雙鋪”“環鳴”,即鋪首,指裝在門上用來銜環的動物頭形。據《漢書·哀帝記》:“孝文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下片憶少年事,記相思情。
全詞描寫的一位多情男子,可以是詞人自身,也可以是友人方南山,又可以是另一個多情種子。究竟是誰,只好由讀者自己猜測。
“月亸瓊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péng lái yí zé shāng qī xī hé fāng nán shān
醉蓬萊·夷則商七夕和方南山
wàng bì tiān shū duàn, bǎo zhěn xiāng liú, lèi hén yíng xiù.
望碧天書斷,寶枕香留,淚痕盈袖。
shuí shí qiū niáng, bǐ xíng yún xiān shòu.
誰識秋娘,比行云纖瘦。
xiàng chǐ xūn lú, cuì zhēn jīn lǚ, jì yǐ chuáng tóng xiù.
象尺熏爐,翠針金縷,記倚床同繡。
yuè duǒ qióng shū, bīng xiāo fěn hàn, nán huā xūn tòu.
月亸瓊梳,冰銷粉汗,南花熏透。
jìn shì dāng shí, shào nián qīng mèng, bì yuē hén shēn, pà xiāo hóng zhòu.
盡是當時,少年清夢,臂約痕深,帕綃紅皺。
píng què chuán yīn, hèn yǔ duō qīng lòu.
憑鵲傳音,恨語多輕漏。
rùn yù liú qíng, shěn láng wú nài, xiàng liǔ yīn qī hòu.
潤玉留情,沈郎無奈,向柳陰期候。
shù qū cuī lán, shuāng pù shēn yǎn, fēng huán míng shòu.
數曲催闌,雙鋪深掩,風镮鳴獸。
“月亸瓊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