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飛紅若到西湖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紅若到西湖底”出自宋代吳文英的《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fēi hóng ruò dào xī hú dǐ,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飛紅若到西湖底”全詩

    《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
    修竹凝妝,垂楊駐馬,憑闌淺畫成圖。
    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
    東風緊送斜陽下,弄舊寒、晚酒醒馀。
    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
    傷春不在高樓上,在燈前攲枕,雨外熏爐。
    怕艤游船,臨流可奈清臞?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
    莫重來,吹盡綿,淚滿平蕪。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頭像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一叢叢修長的青蔥翠竹,宛如盛妝的少女凝神久久地站立。我穿過竹林來到樓前,把馬匹拴在樓前的柳樹。登上高樓憑欄遠望,清澈的湖水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圖。這濃墨淡彩不知出自哪家的手筆,樓前斜行飛翔的大雁,就好象畫面上題款的楷書。東風凄凄,仿佛在緊催送夕陽西下,陣陣晚風滲透著涼意,將我們的酒意吹醒消除。我獨自一 個人在哀傷感嘆,在花前觀賞留連還能有多少機會呢,想到我的衰老竟然是這樣的迅速。
    更令我傷心的時候,并不是在高樓上登臨極目遠眺,而是在燈前斜倚繡枕,旁邊放著熏香銅爐,獨自聽聆著窗外的雨聲瀟瀟。我害怕游船停泊在堤岸邊,怕在清波中看見自已的清瘦的面目。怎能忍受我的辛酸凄楚?飄飛的落花若是飛到西湖的波底,就連水中的魚兒也會感到憂傷愁若,攪得翠波翻覆。千萬不要再到這里來,因為那時無情的春風會把柳絮吹得滿天飄舞,點點楊花點點楊花像人的傷心的眼淚一樣落滿平蕪。

    注釋
    1.高陽臺:詞牌名,又名《慶春澤》。雙調一百字,平韻格。
    2.豐樂樓:宋代西湖名勝之一。周密《武林舊事》卷五“湖山勝概”:“豐樂樓,舊為眾樂亭,又改聳翠樓,政和(北宋徽宗年號,1111-1118年)中改今名。淳祐(南宋理宗年號,1241-1252年)間,趙京尹與籌重建,宏麗為湖山冠……吳夢窗曾大書所賦《鶯啼序》于壁,一時為人傳誦。“
    3.分韻:一種和詩、和詞的方式,數人共賦一題,選定某些字為韻,用抓鬮或指定的辦法分每人韻字,然后依韻而作。吳文英分得“如”字,詞中除一定要用“哪”為韻腳字外,其余韻腳均須與“如”同韻(魚韻)。
    4.凝妝:盛妝,濃妝。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5.憑闌:倚靠欄桿。
    6.題:題詩。
    7.醒馀:指醒酒后。
    8.相如: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所作有《子虛》、《上林》、《大人》、《長門》等賦。此處作者自指。
    9.艤(yǐ):停船靠岸。
    10.清臞(qú):即“清癯”,清瘦。
    11.香綿:指柳絮。
    12.平蕪:平遠的草地。歐陽修《踏莎行》詞:“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故地重游,將身世之嘆融進景色描寫中,厚實沉重。上闋寫景。樓前景色如畫,由“東風緊送斜陽”逼出“頓老相如”。詞人煉意煉句,用心精細。下闋第一句“傷春不在高樓上”,將憶舊傷別之情托出,跌宕起伏。“怕艤游船”句,實“怕”在水中見到自己清瘦的倒影!“飛紅”三句傷春。“吹盡”、“淚滿”一聯凄涼蕭瑟,觸動詞人無限哀情。這哀情,不僅是個人的,也是家國的。

      起首“修竹凝妝,垂楊駐馬,憑闌淺畫成圖。”三句寫豐樂樓內外所見景色,由酒樓邊的修竹,寫到樓下的垂楊,再寫登樓遠眺,湖光山色如詩如畫。這三句,如楊鐵夫在《吳夢窗詞箋釋》中所分析,“‘凝妝’,遠見;‘駐馬’則是從近處觀察;‘憑闌’,已登樓。層次井然。”“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二句緊承第三句。憑闌一望,展現在眼底的湖山既宛如天開圖畫;而天際適有雁陣掠過。又恰似這幅畫圖上題寫的詩句。到此,寫足瞭望中所見之美景,也點出了分韻題之事。接下去,作者跳過了鋪敘宴飲盡醉的一般寫法在“東風緊送斜陽上,弄舊寒、晚酒醒馀”兩句中,所寫的已是酒醒之后。句中以“東風”點明季節,以“斜陽下”點明時間。其“舊寒”二字則暗示此次是舊地重游,從而引出過拍“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三句。這時,酒已醒,日已暮,晚風送寒,一天的歡會已是場終人散。詞人撫今思昔,樓猶是舊樓,景猶是故景,春花依然如前,而看花之人已老。其悵惘之情,近似蘇軾《東闌梨花》詩所寫的“惆悵東闌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這里,巧用“頓”老,以見歲月流逝之疾和人事變化之速。

      下片換頭三句,既緊承上片最后已流露出的花前“傷春”之感,而又把詞意推開,另辟新境,可以說既達到了“藉斷絲連”、又達到了“異軍突起”的要求。上片,句句不離豐樂樓;下片卻一開頭就以“不在高樓上”五字撇開此樓,而把“傷春”之地由“樓上”自然而然地轉移到“燈前”、“雨外”。可是,詞筆剛轉換,隨即又推開。下面“怕艤游船,臨流可奈清琱”兩句,又把想象跳躍到游湖與“臨流”。句中的“清琱二字是回應上片”頓老相如“句。接著,詞人臨湖展開想象,在”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闌、總是愁魚“兩句中,在空間上把詞思由湖面深入到”湖底“,并推已及物。寄情于景,想象湖底的游魚也會為花落春去而頓生憂愁。結拍”莫重來,吹盡香綿,淚滿平蕪“三句,更把詞思在時間上由現在跳越到未來,想象此次重來故地,點點落紅已令人百感交集,異日重來,也許柳綿也將吹盡。那時如果只見一片平蕪,就更令人難以為懷了。

      吳文英生活于南宋末期,國勢垂危,因而他后期的詞句常為感時哀世之作。這首詞寫于酒樓會飲、即席分韻的場合,而詞人竟悲從中來,從而以咽抑凝回的詞語表達了這種深切的感慨。其所觸發的花前“傷春”之情,近似杜甫在一首《登樓》詩中所說的“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詞中的“斜陽下”、“飛紅”、“吹盡香綿”,都不僅是描寫景物,而是因物興悲,托景寄意,所寄托的正是對當時暗淡衰落的國運的無限憂思。正因詞人作此詞之時,萬念潮生,憂思叢集,因而其詞情也是感觸多端、百轉千回的,其詞筆就也是跳動變換、忽彼忽此的。詞中既有空間的跳躍,也有時間的跳躍,特別是下片,步步換景,句句轉意,每轉愈深。但是,盡管詞句的跳動大,轉換多,而整首詞又是渾然一體,脈絡分明的。夢窗詞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深曲麗密,屬于質實一派;而其成功之作又往往于密中見疏,實中見虛,重而不滯。這首詞就是在麗密厚重中仍自具有空靈回蕩之美的佳作。

    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創作背景

      詞為作者對周密《高陽臺》(寄越中諸友)詞的一首和作,寫于南宋覆亡之后。豐樂樓是宋朝杭州誦金門外的一座酒樓。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臨安府尹趙與重建。吳文英在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春在此宴飲時曾作《鶯啼序》,為時人傳誦。這首《高陽臺》,從內容看,應是他晚年重來時所作。

    “飛紅若到西湖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áng tái fēng lè lóu fēn yùn dé rú zì
    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

    xiū zhú níng zhuāng, chuí yáng zhù mǎ, píng lán qiǎn huà chéng tú.
    修竹凝妝,垂楊駐馬,憑闌淺畫成圖。
    shān sè shuí tí? lóu qián yǒu yàn xié shū.
    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
    dōng fēng jǐn sòng xié yáng xià, nòng jiù hán wǎn jiǔ xǐng yú.
    東風緊送斜陽下,弄舊寒、晚酒醒馀。
    zì xiāo níng, néng jǐ huā qián, dùn lǎo xiàng rú.
    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
    shāng chūn bù zài gāo lóu shàng, zài dēng qián qī zhěn, yǔ wài xūn lú.
    傷春不在高樓上,在燈前攲枕,雨外熏爐。
    pà yǐ yóu chuán, lín liú kě nài qīng qú? fēi hóng ruò dào xī hú dǐ, jiǎo cuì lán zǒng shì chóu yú.
    怕艤游船,臨流可奈清臞?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
    mò chóng lái, chuī jǐn mián, lèi mǎn píng wú.
    莫重來,吹盡綿,淚滿平蕪。

    “飛紅若到西湖底”平仄韻腳

    拼音:fēi hóng ruò dào xī hú d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飛紅若到西湖底”的相關詩句

    “飛紅若到西湖底”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飛紅若到西湖底”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飛紅若到西湖底”出自吳文英的 《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