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冷鴛鴦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波冷鴛鴦覺”全詩
夢長難曉。
月樹愁鴉悄。
梅壓檐梢,寒蝶尋香到。
窗黏了。
翠池春小。
波冷鴛鴦覺。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點絳唇(和吳見山韻)》吳文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和吳見山韻)》是宋代詩人吳文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井空陰,枕痕歷盡秋聲鬧。
夢長難曉,月樹愁鴉悄。
梅壓檐梢,寒蝶尋香到。
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鴛鴦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美的秋夜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中描繪了一幅靜謐的夜晚,詩人躺在枕頭上,感受到秋天的聲音在耳邊回蕩。他的夢境漫長而難以覺醒,月光下的樹上停留著愁苦的烏鴉。梅花壓彎了檐梢,寒冷的蝴蝶追尋著花香而來。窗戶被黏住了,翠綠的池塘里春天的景色變得微小,波浪冷冷地拍打著鴛鴦的覺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精湛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秋夜的寂靜和凄美。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自己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金井和枕痕象征著詩人的寂寞和歲月的流轉,而秋聲、月樹、愁鴉、梅花、寒蝶、翠池等形象的運用則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氛圍。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詩人刻畫出了一個靜謐而悲涼的夜晚,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整首詩詞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于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憂慮。這種對于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對于時光流轉的擔憂在宋代的文學中是常見的主題,也是詩人吳文英所擅長的表現手法之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語言,詩詞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而深沉的世界,引起讀者對于生命和時光的反思。
總之,這首《點絳唇(和吳見山韻)》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凄美的情感展現了一個秋夜的寂靜和憂傷。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詩人引發了讀者對于生命流逝和時光變遷的思考。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展示了詩人吳文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波冷鴛鴦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hé wú jiàn shān yùn
點絳唇(和吳見山韻)
jīn jǐng kōng yīn, zhěn hén lì jìn qiū shēng nào.
金井空陰,枕痕歷盡秋聲鬧。
mèng zhǎng nán xiǎo.
夢長難曉。
yuè shù chóu yā qiāo.
月樹愁鴉悄。
méi yā yán shāo, hán dié xún xiāng dào.
梅壓檐梢,寒蝶尋香到。
chuāng nián le.
窗黏了。
cuì chí chūn xiǎo.
翠池春小。
bō lěng yuān yāng jué.
波冷鴛鴦覺。
“波冷鴛鴦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九效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