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冷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水冷冷”全詩
雪澹春姿,越看精神。
溪橋人去幾黃昏。
流水冷冷,都是啼痕。
煙雨輕寒暮掩門。
萼綠燈前,酒帶香溫。
風情誰道不因春。
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分類: 一翦梅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一翦梅(賦處靜以梅花枝見贈)》吳文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翦梅(賦處靜以梅花枝見贈)》是宋代吳文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色頻生玉鏡塵。
雪澹春姿,越看精神。
溪橋人去幾黃昏。
流水冷冷,都是啼痕。
煙雨輕寒暮掩門。
萼綠燈前,酒帶香溫。
風情誰道不因春。
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與思考,以梅花作為意象,表現出了悲涼和寂寞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和環境的變化,傳達出歲月無情、萬物有盡的主題。
賞析:
詩的開篇"老色頻生玉鏡塵"暗喻歲月流轉,時間的無情將人們的容顏抹去,映照在鏡子里的只有塵埃。"雪澹春姿,越看精神"表達了梅花在冰雪覆蓋下的清雅姿態,越是觀察越能感受到其精神的美麗。
接著,詩中描述了溪橋的凄涼景象,人們離去的次數不斷增加,黃昏漸漸來臨,流水冷冷,水面上都是離別的痕跡,這些景象進一步加深了孤寂和凄涼的氛圍。
"煙雨輕寒暮掩門"描繪了冷雨蒙蒙的傍晚,逐漸關閉的門窗,象征著人們的離去和孤寂的境遇。"萼綠燈前,酒帶香溫"則表現了作者在孤寂中尋找慰藉的情感,綠萼的梅花在燈光下閃爍,帶來一絲溫馨和芬芳。
最后兩句"風情誰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嘆。風情和人的心情都是因為春天而改變,隨著春天的到來,花兒逐漸凋謝,暗示著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消逝。
整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的婉約之美和環境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展現出了悲涼、寂寞和時光荏苒的主題。
“流水冷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fù chù jìng yǐ méi huā zhī jiàn zèng
一翦梅(賦處靜以梅花枝見贈)
lǎo sè pín shēng yù jìng chén.
老色頻生玉鏡塵。
xuě dàn chūn zī, yuè kàn jīng shén.
雪澹春姿,越看精神。
xī qiáo rén qù jǐ huáng hūn.
溪橋人去幾黃昏。
liú shuǐ lěng lěng, dōu shì tí hén.
流水冷冷,都是啼痕。
yān yǔ qīng hán mù yǎn mén.
煙雨輕寒暮掩門。
è lǜ dēng qián, jiǔ dài xiāng wēn.
萼綠燈前,酒帶香溫。
fēng qíng shuí dào bù yīn chūn.
風情誰道不因春。
chūn dào yī fēn, huā shòu yī fēn.
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流水冷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