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未隔三秋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素娥未隔三秋夢”全詩
東籬展卻宴期寬。
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
分不盡,半涼天。
可憐閑剩此嬋娟。
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思佳客·閏中秋注釋
⑴仍:一本作“還”。⑵嬋娟:明月。原指美女,有時特指嫦娥。相傳嫦娥的月宮仙女,又借指明月。
⑶素娥:即嫦娥。
思佳客·閏中秋鑒賞
《思佳客》,即《鷓鴣天》,首見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最多。《詞譜》卷十一說:“宋人填此調者,字、句、韻悉同”。因賀鑄詞有“化出白蓮千葉花”句,故又名《千葉蓮》,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于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煙》、《翦朝霞》、《驪歌一疊》、《錦鷓鴣》、《避少年》、《鷓鴣引》、《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丹桂”四句,上片寫閏中秋景色及詞人的感想。言桂花已經二度開放,菊花的花期亦相應延長了。詞人以桂、菊兩種秋季當令的花,點出“閏中秋”的特點;即是這年秋天有了兩個八月,秋天就足足延長了三十天。因此,接著詞人又說,天上的圓月就像人間的寶鏡一樣,因為是“閏中秋”,所以缺而復圓;而自天河而來的泛星槎亦在“閏中秋”時去而復還。“仙槎”,即貫月查。
“分不盡”五句,下片即景感懷。言中秋天涼,而時令也在八月之半,今遇“閏中秋”,所以又可以將之分成一半,故詞人反而有“分不盡,半涼天”的一種感覺,詞人閑暇無聊,唯有這天上圓月與之作伴,又因為是在“閏中秋”的緣故,時令還沒有到深秋,所以氣候也還不太涼冽;月中嫦娥也顯得非常引人注目,所以詞人才有可能,又一次在這天晚上獨倚欄干欣賞這一圓月了。
“素娥未隔三秋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jiā kè rùn zhōng qiū
思佳客·閏中秋
dān guì huā kāi dì èr fān.
丹桂花開第二番。
dōng lí zhǎn què yàn qī kuān.
東籬展卻宴期寬。
rén jiān bǎo jìng lí réng hé, hǎi shàng xiān chá qù fù huán.
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
fēn bù jìn, bàn liáng tiān.
分不盡,半涼天。
kě lián xián shèng cǐ chán juān.
可憐閑剩此嬋娟。
sù é wèi gé sān qiū mèng, yíng de jīn xiāo yòu yǐ lán.
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
“素娥未隔三秋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