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際生繡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晝際生繡線”全詩
斜照西窗白暖。
一沈午酲幽夢遠。
素衾春絮軟。
紫燕紅樓歌斷。
錦瑟華年一箭。
偷果風流輸曼倩。
晝際生繡線。
分類: 謁金門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謁金門(和勿齋韻)》吳文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謁金門(和勿齋韻)》
雞唱晚。
斜照西窗白暖。
一沈午酲幽夢遠。
素衾春絮軟。
紫燕紅樓歌斷。
錦瑟華年一箭。
偷果風流輸曼倩。
晝際生繡線。
中文譯文:
黃昏時分,雞鳴聲響。
斜陽照在西窗,使室內明亮溫暖。
我陷入午后的酣睡,夢境遙遠。
素色的被褥柔軟如春日的絮毛。
紫燕紅樓中的歌聲戛然而止。
錦瑟代表著華年,如一支箭般飛逝。
風流的男子輸給了曼倩。
白天之間,生出了美麗的繡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和一系列意象,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人描述了黃昏時雞鳴的場景,黃昏是一天的過渡時刻,雞鳴則象征著夜幕的降臨,為整首詩詞營造了一種寂靜和沉靜的氛圍。
接著,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斜陽傾斜照在西窗上的景象,陽光透過窗戶,使室內灑滿了明亮和溫暖。這種明亮和溫暖可以被視為對逝去歲月的回憶和懷念,它們是過去時光的一種美好而溫情的象征。
詩中出現了午后沉沉的酣睡和遙遠的夢境,這些意象暗示了詩人對年華逝去的感慨。午后的酣睡讓詩人進入了一種遙遠的夢境,可能是在回憶和思考過去的歲月。這里的遙遠夢境可以理解為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留戀。
素色的被褥和春日的絮毛則呈現出柔軟和溫暖的感覺,它們象征著逝去歲月中的柔情和溫暖,同時也代表了詩人內心的愿望和期待。
紫燕紅樓歌斷的描寫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紫燕紅樓是華麗而繁華的象征,歌聲戛然而止則意味著時光不可逆轉,人事難以長久。這種描寫傳達了一種無常和離別的情感,喚起了對逝去時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錦瑟華年一箭的意象象征著光陰易逝,華年轉瞬即逝,就像一支箭一樣飛逝。這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和對光陰之脆弱的思考。
最后,詩人提到偷果風流輸曼倩和晝際生繡線。偷果風流輸曼倩可能指的是風流倜儻的男子輸給了女人曼倩,暗示了愛情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而晝際生繡線則表達了生活的繼續和變化,即使時光流轉,生活依然在繼續,每一天都會有新的事物發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黃昏時分的景象和一系列意象,傳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明亮溫暖的西窗、沉沉的午后酣睡、遙遠的夢境、柔軟的被褥和絮毛,以及紫燕紅樓歌斷、錦瑟華年一箭等意象,表達了對逝去歲月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嘆。詩中也蘊含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對光陰脆弱性和生活繼續的認識。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宋代吳文英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描寫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引發對生命和愛情的思考和感慨。
“晝際生繡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hé wù zhāi yùn
謁金門(和勿齋韻)
jī chàng wǎn.
雞唱晚。
xié zhào xī chuāng bái nuǎn.
斜照西窗白暖。
yī shěn wǔ chéng yōu mèng yuǎn.
一沈午酲幽夢遠。
sù qīn chūn xù ruǎn.
素衾春絮軟。
zǐ yàn hóng lóu gē duàn.
紫燕紅樓歌斷。
jǐn sè huá nián yī jiàn.
錦瑟華年一箭。
tōu guǒ fēng liú shū màn qiàn.
偷果風流輸曼倩。
zhòu jì shēng xiù xiàn.
晝際生繡線。
“晝際生繡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