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漸攪雪霜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涼漸攪雪霜心”全詩
碧虛飛上圓明鏡。
誰能喚起禿翁吟,祗應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殘境。
強拚一醉偷光景。
夜涼漸攪雪霜心,昏眵猶認山河影。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陳著)
《踏莎行(中秋)》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中秋)》是一首宋代陳著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豆雨空晴,桂花風靜。
碧虛飛上圓明鏡。
誰能喚起禿翁吟,祇應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殘境。
強拚一醉偷光景。
夜涼漸攪雪霜心,昏眵猶認山河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中秋夜晚的景象,傳達了作者對中秋節的情感和主題。
詩的開篇,“豆雨空晴,桂花風靜”,描繪了豆雨過后的天空晴朗,桂花散發著幽香,風也變得寧靜。這種描寫給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暗示著中秋節的祥和和喜慶。
接下來的兩句,“碧虛飛上圓明鏡。誰能喚起禿翁吟,祇應笑得嫦娥醒。”則是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對中秋傳說的聯想。碧虛指的是天空,圓明鏡則象征中秋的圓月。禿翁是指嫦娥的丈夫后羿,這里用來象征中秋月亮的形象。詩中說有誰能夠喚起禿翁(后羿)的吟唱,這樣嫦娥(月亮)才會蘇醒。這對傳說中的人物形象的引用,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接下來的兩句,“可奈良宵,不堪殘境。強拚一醉偷光景。”表達了作者對于中秋夜晚景象的感慨。奈良指的是遙遠的地方,形容中秋夜晚的景色遙遠而遼闊,但又不堪一看。作者決心要醉心于中秋之夜的美景,盡情享受這一刻,因為這樣的美景很容易逝去。
最后的兩句,“夜涼漸攪雪霜心,昏眵猶認山河影。”描繪了夜晚的涼意逐漸侵襲人的內心,也使得視線昏暗,山河的影象也變得模糊。這種描寫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美好瞬間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中秋夜晚的幽靜和迷離之美。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中秋夜晚的景色和情感,以及對傳說和寓言的引用,展示了作者對中秋節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對時間的流逝和美好瞬間的流逝的描繪,也傳達了人生的短暫與無常的主題。
“夜涼漸攪雪霜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zhōng qiū
踏莎行(中秋)
dòu yǔ kōng qíng, guì huā fēng jìng.
豆雨空晴,桂花風靜。
bì xū fēi shàng yuán míng jìng.
碧虛飛上圓明鏡。
shuí néng huàn qǐ tū wēng yín, zhī yīng xiào dé cháng é xǐng.
誰能喚起禿翁吟,祗應笑得嫦娥醒。
kě nài liáng xiāo, bù kān cán jìng.
可奈良宵,不堪殘境。
qiáng pàn yī zuì tōu guāng jǐng.
強拚一醉偷光景。
yè liáng jiàn jiǎo xuě shuāng xīn, hūn chī yóu rèn shān hé yǐng.
夜涼漸攪雪霜心,昏眵猶認山河影。
“夜涼漸攪雪霜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