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塍雨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塍雨歇”全詩
步錦籠紗,依舊五陵臺沼。
繡簾珠箔金翠裊,瑣窗雕檻青紅斗。
頻回首。
茶灶酒壚,春時幾番攜手。
知否。
人漸老。
嗟眼為花狂,肩為詩瘦。
喚醒鄉心,無奈數聲啼鳥。
秉燭清游嫌夜短,采香新意輸年少。
歸來好。
皈趁故園池閣,綠陰芳草。
分類: 晝錦堂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晝錦堂(北城韓園即事)》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晝錦堂(北城韓園即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允平。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上苑寒收,西塍雨歇,
東風是處花柳。
步錦籠紗,依舊五陵臺沼。
繡簾珠箔金翠裊,
瑣窗雕檻青紅斗。
頻回首。
茶灶酒壚,春時幾番攜手。
知否。
人漸老。
嗟眼為花狂,肩為詩瘦。
喚醒鄉心,無奈數聲啼鳥。
秉燭清游嫌夜短,
采香新意輸年少。
歸來好。
皈趁故園池閣,綠陰芳草。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北城的春日景色和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展現了一幅生動的自然景象,描繪了上苑的收獲,西塍的雨停,東風中花草盛開的景象。作者通過描述五陵臺沼的景色,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
詩中描繪了精致的宮殿和窗戶的細節,如繡簾、珠箔、金翠,以及瑣窗和雕檻上的青紅斗。這些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環境細節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往昔時光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提到茶灶和酒壚,春天時曾多次與朋友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他感嘆歲月不饒人,自己漸漸老去,但仍然對美麗的景色和詩歌充滿熱情。
作者以嗟嘆之情表達了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癡迷。他希望能夠喚醒鄉心,但只能聽到幾聲啼鳥。在短暫的夜晚,他舉著蠟燭清游,卻嫌時間太短。作者通過采香的比喻,表達了他追求新意和美好的愿望,但也承認自己年少時的熱情不再。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歸鄉的喜悅,回歸故園的池閣和綠陰芳草。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安寧、寧靜環境的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日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和追求新意的渴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西塍雨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u jǐn táng běi chéng hán yuán jí shì
晝錦堂(北城韓園即事)
shàng yuàn hán shōu, xī chéng yǔ xiē, dōng fēng shì chù huā liǔ.
上苑寒收,西塍雨歇,東風是處花柳。
bù jǐn lóng shā, yī jiù wǔ líng tái zhǎo.
步錦籠紗,依舊五陵臺沼。
xiù lián zhū bó jīn cuì niǎo, suǒ chuāng diāo kǎn qīng hóng dòu.
繡簾珠箔金翠裊,瑣窗雕檻青紅斗。
pín huí shǒu.
頻回首。
chá zào jiǔ lú, chūn shí jǐ fān xié shǒu.
茶灶酒壚,春時幾番攜手。
zhī fǒu.
知否。
rén jiàn lǎo.
人漸老。
jiē yǎn wèi huā kuáng, jiān wèi shī shòu.
嗟眼為花狂,肩為詩瘦。
huàn xǐng xiāng xīn, wú nài shù shēng tí niǎo.
喚醒鄉心,無奈數聲啼鳥。
bǐng zhú qīng yóu xián yè duǎn, cǎi xiāng xīn yì shū nián shào.
秉燭清游嫌夜短,采香新意輸年少。
guī lái hǎo.
歸來好。
guī chèn gù yuán chí gé, lǜ yīn fāng cǎo.
皈趁故園池閣,綠陰芳草。
“西塍雨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