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灑胭脂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灑胭脂血”全詩
鳳皇臺上望,瓊簫絕。
釵分玉燕,寸雨回腸折。
碧空歸雁闊。
猶有疏梅,歲寒獨伴高節。
鮫綃羅帕,淚灑胭脂血。
悠悠江上水,天連接。
朱樓遍倚,萬里空情切。
此恨憑誰說。
天若有情,料天須有區別。
分類: 滿路花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滿路花》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路花》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路花,朝代:宋代,作者:陳允平
離歌泣斷云,
別舞愁飛雪。
鳳皇臺上望,
瓊簫絕。
釵分玉燕,
寸雨回腸折。
碧空歸雁闊。
猶有疏梅,
歲寒獨伴高節。
鮫綃羅帕,
淚灑胭脂血。
悠悠江上水,
天連接。
朱樓遍倚,
萬里空情切。
此恨憑誰說。
天若有情,
料天須有區別。
譯文:
滿街的花朵,離別的歌聲哽咽成云,
分別的舞姿悲傷如飛舞的雪花。
站在鳳皇臺上凝望,
美妙的瓊簫聲已經停絕。
發飾分開了玉燕,
細小的雨滴回旋穿腸而過。
碧空中歸來的雁兒已經飛遠。
還有幾朵疏落的梅花,
寒冷的歲月孤單地陪伴著高節日。
鮫綃和羅帕,
淚水灑在胭脂般的嘴唇上。
江水悠悠,連接著天空。
朱樓無數地倚靠,
遙遠的萬里空間中情感深切。
這份悲恨由誰來訴說呢。
如果天空也有情感,
那么天空必然有所區別。
詩意和賞析:
《滿路花》是一首描寫離別和思念之情的詩詞。詩人以凄美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感情色彩。
詩詞的開篇以離別的歌聲和舞姿來象征離別的悲傷,將歌聲和舞姿與云和雪相聯系,增強了離別的凄涼和悲痛感。鳳皇臺上望、瓊簫絕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無法挽回的遺憾。
詩中的釵分玉燕、寸雨回腸折等形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情感的深切體驗,以及對時光流轉、友情變遷的感慨。而碧空歸雁闊、疏梅歲寒等描寫則暗示了詩人在寒冷季節和孤獨時刻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結尾以悠悠江上水、朱樓遍倚等景象來表達對遠方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情感的真切期待。最后兩句“此恨憑誰說,天若有情,料天須有區別”,表達了對命運的疑問和對天道公正的期盼,是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愛情的苦苦追尋。
整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感情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離別和思念的深刻感受。詩人以細膩動人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情感的期盼。這首詩詞既展現了宋代的文人情懷,又觸動著讀者對離別和愛情的共鳴,具有深遠的藝術價值。
“淚灑胭脂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lù huā
滿路花
lí gē qì duàn yún, bié wǔ chóu fēi xuě.
離歌泣斷云,別舞愁飛雪。
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wàng, qióng xiāo jué.
鳳皇臺上望,瓊簫絕。
chāi fēn yù yàn, cùn yǔ huí cháng zhé.
釵分玉燕,寸雨回腸折。
bì kōng guī yàn kuò.
碧空歸雁闊。
yóu yǒu shū méi, suì hán dú bàn gāo jié.
猶有疏梅,歲寒獨伴高節。
jiāo xiāo luó pà, lèi sǎ yān zhī xuè.
鮫綃羅帕,淚灑胭脂血。
yōu yōu jiāng shàng shuǐ, tiān lián jiē.
悠悠江上水,天連接。
zhū lóu biàn yǐ, wàn lǐ kōng qíng qiē.
朱樓遍倚,萬里空情切。
cǐ hèn píng shuí shuō.
此恨憑誰說。
tiān ruò yǒu qíng, liào tiān xū yǒu qū bié.
天若有情,料天須有區別。
“淚灑胭脂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