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隨風曳碧絲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隨風曳碧絲長”全詩
踏青挑菜又相將。
鳳臺人遠,離思入三湘。
花著雨添紅粉重,柳隨風曳碧絲長。
薄情鸞燕,春去怎商量。
分類: 琴調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琴調相思引》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琴調相思引》是一首宋代陳允平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谷園林錦繡香。
踏青挑菜又相將。
鳳臺人遠,離思入三湘。
花著雨添紅粉重,柳隨風曳碧絲長。
薄情鸞燕,春去怎商量。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表達相思之情為主題。詩人描述了金谷園林的美麗芳香,人們一起踏青采菜的歡樂場景。然而,詩人卻感到鳳臺的人離自己很遠,思念之情涌入了湘江之中。花朵在雨中變得更加鮮艷,柳樹隨風搖曳著長長的碧綠絲線。薄情的鸞鳳和燕子,春天過去了,卻無法商量。
賞析:
這首詩以濃烈的春意和深情的離思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以金谷園林的錦繡芳香作為詩歌的開篇,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營造出歡快的氛圍。
接著,詩人描繪了人們一起踏青采菜的場景,展現了春天帶來的快樂和社交的氛圍。然而,在這樣歡樂的時刻,詩人卻感到鳳臺的人離自己很遠,內心產生了離別的思念之情。
隨后,詩人運用描寫自然景色的手法,通過雨水滋潤花朵,使其更加鮮艷,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同時,柳樹隨風飄搖,如同長長的碧綠絲線,為詩中增添了柔美的意象。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薄情的鸞鳳和燕子的感慨,春天已經過去,然而對于感情的商量和挽留卻無法達成。
整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思之情,既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又流露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詩歌更加豐富和感人,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柳隨風曳碧絲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diào xiāng sī yǐn
琴調相思引
jīn gǔ yuán lín jǐn xiù xiāng.
金谷園林錦繡香。
tà qīng tiāo cài yòu xiāng jiāng.
踏青挑菜又相將。
fèng tái rén yuǎn, lí sī rù sān xiāng.
鳳臺人遠,離思入三湘。
huā zhe yǔ tiān hóng fěn zhòng, liǔ suí fēng yè bì sī zhǎng.
花著雨添紅粉重,柳隨風曳碧絲長。
bó qíng luán yàn, chūn qù zěn shāng liáng.
薄情鸞燕,春去怎商量。
“柳隨風曳碧絲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