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會是星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會是星前”全詩
二月之間渾似此,余年何止萬三千。
日擬醉華筵。
歌白雪,除是雪兒傳。
看取長生瓢屢倒,眼前橘粟術何玄。
自唱鵲橋仙。
分類: 望江南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雙調望江南(壽張粹翁)》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調望江南(壽張粹翁)》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七日后,再次相聚在星星之前。
二月間的景象如此美好,我一生何止三千歲。
白天想要在華筵上醉倒。
歌唱白雪,只有雪兒可以傳唱。
看著長生瓢屢次傾倒,眼前的橘子、粟米和術草多么神秘。
自己唱起鵲橋仙的歌謠。
詩意:
這首詩以壽張粹翁為題材,描繪了一個人在七天后再次相會的情景。詩人借用了二月景色來表達人生的短暫,自問余年何止三千歲。他希望在白天能夠陶醉于華麗的宴會中,唱著歌謠,其中提到了雪兒的傳唱。詩人觀察到眼前的一切,像是長生瓢不斷傾倒,橘子、粟米和術草的神秘。最后,他自己開始唱起了《鵲橋仙》這首歌謠。
賞析:
這首詩以壽張粹翁為主題,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通過描繪華麗的宴會、唱歌的情景以及眼前的景物,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眼前的橘子、粟米和術草的神秘,呈現了一種超越現實的意境,使詩詞更具韻味和深度。最后,詩人自己開始唱起了《鵲橋仙》這首歌謠,展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快樂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七天后的相聚、華麗的宴會和眼前景物,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時光的向往以及對生命短暫的思考。同時,詩中的象征和意象運用,以及對《鵲橋仙》的引用,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性和深度。
“重會是星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diào wàng jiāng nán shòu zhāng cuì wēng
雙調望江南(壽張粹翁)
qī rì hòu, zhòng huì shì xīng qián.
七日后,重會是星前。
èr yuè zhī jiān hún sì cǐ, yú nián hé zhǐ wàn sān qiān.
二月之間渾似此,余年何止萬三千。
rì nǐ zuì huá yán.
日擬醉華筵。
gē bái xuě, chú shì xuě ér chuán.
歌白雪,除是雪兒傳。
kàn qǔ cháng shēng piáo lǚ dào, yǎn qián jú sù shù hé xuán.
看取長生瓢屢倒,眼前橘粟術何玄。
zì chàng què qiáo xiān.
自唱鵲橋仙。
“重會是星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