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明朝后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管明朝后日”全詩
也似辛壬癸。
如此男兒五十,又過卻、孔融二。
畫堂孫子子。
新桃如故壘。
不管明朝后日,春滿眼、是千歲。
分類: 霜天曉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霜天曉角(壽康臞山)》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壽康臞山)》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問春來未。
也似辛壬癸。
如此男兒五十,
又過卻、孔融二。
畫堂孫子子。
新桃如故壘。
不管明朝后日,
春滿眼、是千歲。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的思考。詩中作者以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為背景,通過對春天的描述和自己年齡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的感嘆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以自己五十歲的年齡為例,暗示了自己已經過了青春年華,如同孔融那樣的名士,忽然間已經過去了。然而,作者并不為此而沮喪,反而希望像畫堂中的孫子子那樣煥發生機,像新桃一樣綻放生命的活力。最后,作者表示不管未來的明天和后日如何,只要能心懷春天的希望,就能感受到無盡的生命力。
賞析:
《霜天曉角(壽康臞山)》抓住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這一共同的主題,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和自己年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詩中運用了寓意深遠的象征手法,如將自己的年齡與孔融相對照,顯示出對名士才子的敬仰和對自身人生的思考。同時,通過將畫堂孫子子的形象引入詩中,傳達了對新生命和希望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的欣賞和積極向上的態度,給人以鼓舞和啟迪。
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人生哲理和自然觀的思考。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人生的變遷,作者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并通過積極的態度鼓勵人們在面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時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展現了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并傳遞了對新生命和希望的追求。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遠的思考,使人們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人生的意義,展現了中國古代詩詞的獨特魅力。
“不管明朝后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shòu kāng qú shān
霜天曉角(壽康臞山)
wèn chūn lái wèi.
問春來未。
yě sì xīn rén guǐ.
也似辛壬癸。
rú cǐ nán ér wǔ shí, yòu guò què kǒng róng èr.
如此男兒五十,又過卻、孔融二。
huà táng sūn zi zi.
畫堂孫子子。
xīn táo rú gù lěi.
新桃如故壘。
bù guǎn míng cháo hòu rì, chūn mǎn yǎn shì qiān suì.
不管明朝后日,春滿眼、是千歲。
“不管明朝后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