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芳草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亭芳草路”全詩
村煙相對峰南北。
何處不青青。
青青是漢塋。
長亭芳草路。
寒食誰家墓。
舊日厭殘紅。
人行九里松。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菩薩蠻(春日山行)》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春日山行)》是宋代詩人劉辰翁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波何似西湖曲。
村煙相對峰南北。
何處不青青。
青青是漢塋。
長亭芳草路。
寒食誰家墓。
舊日厭殘紅。
人行九里松。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在春日行山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對過往歲月的思念以及對生命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敘述人物情感,展示了劉辰翁獨特的詩意和意境。
首句“江波何似西湖曲。”表達了對江水波光粼粼、宛如西湖美景的贊美之情。接著,“村煙相對峰南北。”描述了山村炊煙在山峰之間相互呼應的景象,展現了山水相依的和諧景色。
接下來的兩句“何處不青青。青青是漢塋。”描繪了環境無不郁郁蔥蔥的景象,而蔥綠的草地就是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這里可能指代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傳承。通過這樣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長亭芳草路。寒食誰家墓。”這兩句表達了對長亭芳草、寒食時節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生死的思考。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會前往墓地祭掃,這里可能指代詩人探訪墓地,思念逝去的親人。
最后兩句“舊日厭殘紅。人行九里松。”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厭倦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行走在九里長道上的行人和伴隨其旅行的松樹,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表達,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思考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對歷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對生命和時光流轉的思考。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劉辰翁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
“長亭芳草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chūn rì shān xíng
菩薩蠻(春日山行)
jiāng bō hé sì xī hú qū.
江波何似西湖曲。
cūn yān xiāng duì fēng nán běi.
村煙相對峰南北。
hé chǔ bù qīng qīng.
何處不青青。
qīng qīng shì hàn yíng.
青青是漢塋。
cháng tíng fāng cǎo lù.
長亭芳草路。
hán shí shuí jiā mù.
寒食誰家墓。
jiù rì yàn cán hóng.
舊日厭殘紅。
rén xíng jiǔ lǐ sōng.
人行九里松。
“長亭芳草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