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何曾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色何曾老”全詩
更昨日、落紅如掃。
綠陰正似人懷抱。
一聲睍完,春色何曾老。
幸自不須人起早。
寂寞如相惱。
舊時聞處青門道。
禁煙時候,柳下人家好。
分類: 品令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品令(聞鶯)》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品令(聞鶯)》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草。
院子里的芳草叢生。
更昨日、落紅如掃。
更勝于昨日,落紅如掃帚一般。
綠陰正似人懷抱。
綠色的陰影就像人的懷抱一樣。
一聲睍完,
一聲鳴叫結束,
春色何曾老。
春天的美景怎會變老呢。
幸自不須人起早。
幸好不需要早起。
寂寞如相惱。
孤獨的感覺如同互相煩惱。
舊時聞處青門道。
過去常在青門道旁聽到。
禁煙時候,柳下人家好。
在禁煙的時候,柳樹下的人家很美好。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詩人將院子里芳草叢生的景象描繪得生動形象,形容落紅如掃帚一般,給人以整齊、清爽的感覺。綠色的陰影則給人以溫暖、舒適的感覺,仿佛是人的懷抱一般。詩中提到鳥兒的鳴叫聲結束后,詩人感慨春天的美景如此短暫,卻從未衰老。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慶幸之情,幸好不需要早起,享受寧靜的時光。最后詩人回憶起過去在青門道旁聽到的美好景象,特別是禁煙時候柳樹下的人家,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景和詩人內心的感受。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寧靜、美好時光的向往,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春色何曾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ǐn lìng wén yīng
品令(聞鶯)
mǎn tíng fāng cǎo.
滿庭芳草。
gèng zuó rì luò hóng rú sǎo.
更昨日、落紅如掃。
lǜ yīn zhèng shì rén huái bào.
綠陰正似人懷抱。
yī shēng xiàn wán, chūn sè hé zēng lǎo.
一聲睍完,春色何曾老。
xìng zì bù xū rén qǐ zǎo.
幸自不須人起早。
jì mò rú xiāng nǎo.
寂寞如相惱。
jiù shí wén chù qīng mén dào.
舊時聞處青門道。
jìn yān shí hòu, liǔ xià rén jiā hǎo.
禁煙時候,柳下人家好。
“春色何曾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