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霏成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霏成路”全詩
颯颯神光暗度。
橋邊猶記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長空皓月,小風斜露。
寂寞江頭獨步。
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
分類: 鵲橋仙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鵲橋仙》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香吹下,煙霧彌漫成道路。神秘的光芒在清晨漸漸消失。橋邊仍記得曾泛舟的人,看著紅色的岸邊,青苔跡象顯示歲月的痕跡。明亮的月亮懸掛在廣闊的天空,微風輕輕吹拂著露珠。在寂寞的江邊獨自漫步,追尋何處能夠感受到飄然的心情,回歸夢中,融入梨花飄灑的春雨。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作者內心情感為主題。詩中描述了一幅江景圖,通過描繪橋上的風景、月亮和江邊的寂靜,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恬靜,以及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尋找、追求和歸屬感。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喜愛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通過使用形象生動的詞語和意象,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神秘的江景環境中。詩中的鵲橋象征著傳說中的仙境,通過“天香吹下,煙霏成路”等描寫,使讀者感受到橋邊神秘的氛圍和超凡的美感。
詩中的明月和微風給人一種寧靜而舒適的感覺,詩人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閑適自在的向往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在寂寞的江頭獨步時,詩人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歸屬感,通過“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這句詩,表達了對自由自在和回歸自然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抒發內心感受,傳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時也能引發人們對生活、自由和歸屬感的思考與共鳴。
“煙霏成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鵲橋仙
tiān xiāng chuī xià, yān fēi chéng lù.
天香吹下,煙霏成路。
sà sà shén guāng àn dù.
颯颯神光暗度。
qiáo biān yóu jì fàn chá rén, kàn chì àn tái hén rú gǔ.
橋邊猶記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cháng kōng hào yuè, xiǎo fēng xié lù.
長空皓月,小風斜露。
jì mò jiāng tóu dú bù.
寂寞江頭獨步。
rén jiān hé chǔ dé piāo rán, guī mèng rù lí huā chūn yǔ.
人間何處得飄然,歸夢入、梨花春雨。
“煙霏成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