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皇開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皇開宴”全詩
乾坤清皓。
任海角荒荒,都變瑤草。
落梅天上無人掃。
角吹吹不到。
想特為、東皇開宴,瓊林依舊好。
看兒貪耍不知寒,須塑就玉獅,置兒懷抱。
奈轉眼、今何在,淚痕成惱。
白發翁翁向兒道。
那曲巷袁安愛晴早。
便把似、一年春看,惜花花自老。
分類: 花犯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花犯(再和中甫)》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犯(再和中甫)》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天花紛紛墜落,落在了作者的帽子上,同時也展現了宇宙的清明和遼闊。詩詞中表達了對大海邊的原野荒荒和草地變成美麗的瑤草的贊美。落梅花在天上飄舞,沒有人來采摘。角吹音傳不到這里。作者想象著特別為他舉辦盛宴的東皇,瓊林仍然美好。看著孩子貪玩不知寒冷,只能用玉獅子取悅他,放在懷抱中。然而轉眼間,一切都消失了,眼淚痕跡成了煩惱。年老的白發翁對孩子說,那條曲巷里的袁安喜歡早晨的晴天。他將一年的春天都浪費在觀看花兒上,可惜花自然地凋謝變老。
這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作者以花犯的方式開篇,將花瓣的飄落與自己的帽子聯系在一起,展示了生活中微小但美麗的瞬間。通過描繪宇宙的清皓和海角的荒涼,作者將自然景物與人生的變幻相結合,傳遞了時間的無情和歲月的流轉。落梅花在天上無人掃,凸顯了瞬息即逝的美麗,以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忽視和浪費。在最后幾句中,作者通過描繪白發翁的對話,生動地展示了年華易逝和人生短暫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悲傷。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讓讀者在細膩的情感中感受到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
“東皇開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fàn zài hé zhōng fǔ
花犯(再和中甫)
shén tiān huā fēn fēn zhuì yě, piān piān zhe yú mào.
甚天花、紛紛墜也,偏偏著余帽。
qián kūn qīng hào.
乾坤清皓。
rèn hǎi jiǎo huāng huāng, dōu biàn yáo cǎo.
任海角荒荒,都變瑤草。
luò méi tiān shàng wú rén sǎo.
落梅天上無人掃。
jiǎo chuī chuī bú dào.
角吹吹不到。
xiǎng tè wèi dōng huáng kāi yàn, qióng lín yī jiù hǎo.
想特為、東皇開宴,瓊林依舊好。
kàn ér tān shuǎ bù zhī hán, xū sù jiù yù shī, zhì ér huái bào.
看兒貪耍不知寒,須塑就玉獅,置兒懷抱。
nài zhuǎn yǎn jīn hé zài, lèi hén chéng nǎo.
奈轉眼、今何在,淚痕成惱。
bái fà wēng wēng xiàng ér dào.
白發翁翁向兒道。
nǎ qū xiàng yuán ān ài qíng zǎo.
那曲巷袁安愛晴早。
biàn bǎ shì yī nián chūn kàn, xī huā huā zì lǎo.
便把似、一年春看,惜花花自老。
“東皇開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