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隨兩槳江南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隨兩槳江南北”全詩
眉柳嫩、不禁愁積。
返魂誰染東風筆。
寫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楊自碧。
歌舞夢、欲尋無跡。
愁隨兩槳江南北。
日暮石城風急。
分類: 杏花天
作者簡介(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并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杏花天(賦莫愁)》周密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杏花天(賦莫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密。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瑞云盤翠侵妝額。
眉柳嫩,不禁愁積。
返魂誰染東風筆,
寫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楊自碧。
歌舞夢,欲尋無跡。
愁隨兩槳江南北。
日暮石城風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春日景象。瑞云飄蕩,映綠了眉柳,但作者心中卻積聚了愁緒。他希望能夠通過寫作,借助東風的筆墨,再現郢都的春天美景。然而,人已離去,垂柳卻自成藍綠色。歌舞和夢境都無法找到蹤跡,愁緒隨著劃槳的船只漂流于江南北方。太陽西下,石城的風變得急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愁思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逝去過去的追憶。瑞云和翠綠的眉柳構成了對比,形成了視覺上的美感。但在美景的背后,作者卻無法擺脫內心的愁思,這種情感在詩中通過愁積的描寫得到了表達。返魂誰染東風筆,表達了作者希望借助文字再現春天美景的愿望,但卻無法如愿。人去景異,垂楊自碧,更加強調了時光流轉、事物變遷的無情。歌舞和夢境都無法讓作者找到已逝的痕跡,愁思始終伴隨著他,隨著船只漂流于江南和北方。最后,詩中描繪的夕陽下的石城風急,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進一步加強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憂傷的情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思鄉懷舊、對逝去時光的追憶以及對未來的無奈和憂慮。詩中的意象與情感相結合,給人一種深沉而憂郁的情緒,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愁隨兩槳江南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huā tiān fù mò chóu
杏花天(賦莫愁)
ruì yún pán cuì qīn zhuāng é.
瑞云盤翠侵妝額。
méi liǔ nèn bù jīn chóu jī.
眉柳嫩、不禁愁積。
fǎn hún shuí rǎn dōng fēng bǐ.
返魂誰染東風筆。
xiě chū yǐng zhōng chūn sè.
寫出郢中春色。
rén qù hòu chuí yáng zì bì.
人去后、垂楊自碧。
gē wǔ mèng yù xún wú jī.
歌舞夢、欲尋無跡。
chóu suí liǎng jiǎng jiāng nán běi.
愁隨兩槳江南北。
rì mù shí chéng fēng jí.
日暮石城風急。
“愁隨兩槳江南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