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兒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長兒孫”全詩
問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誰存。
何似烏衣故壘,尚年年,生長兒孫,今古興亡無據,好將往史俱焚。
招魂。
何處覓東山,箏淚落清樽。
悵石城暗浪,秦淮舊月,東去西奔。
休說清談誤國,有清談,還有斯文。
遙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際江痕。
分類: 木蘭花
《木蘭花慢(和趙蓮澳金陵懷古)》王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慢(和趙蓮澳金陵懷古)》是宋代王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翠微亭上醉,搔短發、舞繽紛。
問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誰存。
何似烏衣故壘,尚年年,生長兒孫,今古興亡無據,好將往史俱焚。
招魂。何處覓東山,箏淚落清樽。
悵石城暗浪,秦淮舊月,東去西奔。
休說清談誤國,有清談,還有斯文。
遙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際江痕。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奕以木蘭花為題材,表達了對金陵(今南京)古都興衰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亭上翠微花開時人們歡飲狂舞的場景,引出對六朝文化和王、姬、帝等歷史名族的詢問,暗示了金陵昔日的繁華和輝煌。然而,現實中的金陵已經面目全非,歷史的興衰沒有確鑿的依據,連帶著人們的記憶也逐漸消失。詩人感慨萬分,希望能夠招魂喚起過去的輝煌。他思索著在哪里能找到東山(指東山景區,古時金陵的名勝之地)的痕跡,但只見石城蕩漾著暗淡的浪花,秦淮河上的月光也東去西流,一切都在變遷中消失。詩人呼吁人們不要只沉浸于空談和文雅,還要關注國家的興衰命運。最后,他遠望著新亭,微笑著,看著江水在天際上留下的痕跡,表達了對金陵昔日輝煌的懷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翠微亭上的狂歡景象,將讀者帶入了金陵古都的繁華之中。詩人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了對金陵興衰的思考和感慨。他通過提問六朝文化和歷史名族是否還有傳承者,暗示了歷史的虛無和記憶的逐漸消失。詩中的烏衣故壘象征著歷史的遺址,年復一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但興衰的真相卻無法確鑿得知,歷史的記載也可能被燒毀。詩人以招魂的方式,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期的懷念和希望能夠喚起歷史的記憶。
在對金陵興衰的思考中,詩人也提出了對清談和斯文的質疑。他認為只有關注國家的興衰命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而單純的清談和文雅則可能會誤國。最后,詩人遠望新亭,微笑著觀賞著天際江水流淌的痕跡,這是對金陵昔日輝煌的懷念和留戀。
整首詩詞以細膩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金陵古都興衰的思考和感慨。他通過描繪翠微亭上的狂歡場景和對歷史的追問,展現了金陵昔日的繁華和輝煌,同時也暗示了現實中的興衰和記憶的逐漸消逝。詩人通過招魂和遠望的方式,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同時也喚起人們對歷史的關注和思考。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金陵古都的美景和歷史的滄桑,展示了詩人對興衰命運的深思熟慮。通過對金陵的描繪,詩人呼喚人們不僅僅追求清談和斯文,更要關注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整首詩詞在細膩的描寫中融入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過去輝煌的懷念,給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間,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鳴和啟發意義。
“生長兒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màn hé zhào lián ào jīn líng huái gǔ
木蘭花慢(和趙蓮澳金陵懷古)
cuì wēi tíng shàng zuì, sāo duǎn fā wǔ bīn fēn.
翠微亭上醉,搔短發、舞繽紛。
wèn liù cháo wǔ xìng, wáng jī dì zhòu, jīn yǒu shuí cún.
問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誰存。
hé sì wū yī gù lěi, shàng nián nián, shēng zhǎng ér sūn, jīn gǔ xīng wáng wú jù, hǎo jiāng wǎng shǐ jù fén.
何似烏衣故壘,尚年年,生長兒孫,今古興亡無據,好將往史俱焚。
zhāo hún.
招魂。
hé chǔ mì dōng shān, zhēng lèi luò qīng zūn.
何處覓東山,箏淚落清樽。
chàng shí chéng àn làng, qín huái jiù yuè, dōng qù xī bēn.
悵石城暗浪,秦淮舊月,東去西奔。
xiū shuō qīng tán wù guó, yǒu qīng tán, hái yǒu sī wén.
休說清談誤國,有清談,還有斯文。
yáo dì xīn tíng yī xiào, màn màn tiān jì jiāng hén.
遙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際江痕。
“生長兒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