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插花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頭上插花歸”全詩
猩羅新翦作春衣。
恐春歸去,無處看花枝。
已恨東風成去客,更教飛燕舞些時。
惜花人醉,頭上插花歸。
分類: 琴調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琴調相思引(越上賞花)》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琴調相思引(越上賞花)》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晨拂動菱花,妝眉巧妙。鮮紅的絲綢被剪裁成春衣。擔心春天離去,找不到欣賞花朵的地方。我已經對東風帶走我的客人感到遺憾,現在讓燕子飛舞一會兒。可惜那些陶醉于花朵的人,將花插在頭上歸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愛花的人在早晨賞花的情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拂動菱花、妝眉畫眼的美麗女子,以及她穿著鮮紅的絲綢春衣的場景。詩人擔心春天的離去,感嘆找不到賞花的地方。他對東風吹走他的客人感到遺憾,但仍然希望看到燕子在花間飛舞。最后,詩人用惋惜的語氣描述那些陶醉于花朵的人,他們將花插在頭上,離去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春天和花朵的熱愛之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如拂動菱花、巧畫眉和翻飛的燕子,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通過描繪女子穿著鮮紅的春衣和頭上插花的形象,詩人將花的美麗與女子的美麗相呼應,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張力。
詩人通過表達對春天離去的擔憂和對花朵的向往,表達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他對東風成為離別的使者感到遺憾,同時希望飛燕停留片刻,讓春天的美好延續一會兒。最后,詩人以惋惜的態度描述那些陶醉于花朵的人,暗示他們可能錯過了更重要的事物。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對美和時光流逝的深深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詞以其精致的描寫、抒情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汪元量細膩的藝術才華和感人的情感表達能力,是宋代優秀的詩詞之一。
“頭上插花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diào xiāng sī yǐn yuè shàng shǎng huā
琴調相思引(越上賞花)
xiǎo fú líng huā qiǎo huà méi.
曉拂菱花巧畫眉。
xīng luó xīn jiǎn zuò chūn yī.
猩羅新翦作春衣。
kǒng chūn guī qù, wú chǔ kàn huā zhī.
恐春歸去,無處看花枝。
yǐ hèn dōng fēng chéng qù kè, gèng jiào fēi yàn wǔ xiē shí.
已恨東風成去客,更教飛燕舞些時。
xī huā rén zuì, tóu shàng chā huā guī.
惜花人醉,頭上插花歸。
“頭上插花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