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雙燕銜芳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愁雙燕銜芳去”全詩
應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窺清鏡。
綠痕無際,幾番漂蕩江南恨。
弄波素襪知甚處,空把落紅流盡。
何時橘里莼鄉,泛一舸翩翩,東風歸興。
孤夢繞滄浪,蘋花岸、漠漠雨昏煙暝。
連筒接縷,故溪深掩柴門靜。
只愁雙燕銜芳去,拂破藍光千頃。
分類: 南浦
作者簡介(王沂孫)
《南浦(前題)》王沂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浦(前題)》是宋代詩人王沂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叢外面碧綠連綿綿,波紋漸漸平靜,低垂著云的倒影。應該是初春時節雪剛融化,巴山的小路上,一雙美麗的眼睛初次窺見清澈的鏡子。綠色的痕跡無邊無際,多次漂蕩在江南的懷念中。玩弄水波的素襪不知漂泊到了何處,只空留下一地凋謝的紅花。何時才能到橘子樹下的莼菜鄉,乘坐一艘輕盈的小船,在東風的吹拂下歡快地回家。孤獨的夢繞著滄浪之間,蘋果花開的岸邊,茫茫雨夜昏暗了視線。連成一串的竹筒接續著線頭,故鄉的小溪深深地掩藏著安靜的柴門。只是擔心雙燕帶走了芬芳,拂破了一片湛藍的光澤。
詩意和賞析:
《南浦(前題)》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故鄉和過去的思念之情。
詩中以自然景色來烘托內心的情感。柳叢外面的碧綠連綿綿,波紋漸漸平靜,給人一種春天的生機勃勃的感覺。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憂傷和離愁。詩人提到雪初消融,巴山路上的景色,以及漂蕩江南的怨恨,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的孤獨夢圍繞在滄浪之間,蘋果花開的岸邊,雨夜的昏暗使他的視線朦朧。詩中還有對家鄉小溪深深掩藏的柴門的描寫,展現了對家園的眷戀。
詩中的意象豐富而細膩。詩人用生動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情感相結合。水波中玩弄的素襪、落紅流盡的景象,以及橘子樹下莼菜鄉的美好期盼,都展示了詩人對美好回憶和未來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為線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過去的眷戀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往。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象營造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只愁雙燕銜芳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pǔ qián tí
南浦(前題)
liǔ wài bì lián tiān, yàng cuì wén jiàn píng, dī zhàn yún yǐng.
柳外碧連天,漾翠紋漸平,低蘸云影。
yìng shì xuě chū xiāo, bā shān lù é méi zhà kuī qīng jìng.
應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窺清鏡。
lǜ hén wú jì, jǐ fān piāo dàng jiāng nán hèn.
綠痕無際,幾番漂蕩江南恨。
nòng bō sù wà zhī shén chù, kōng bǎ luò hóng liú jìn.
弄波素襪知甚處,空把落紅流盡。
hé shí jú lǐ chún xiāng, fàn yī gě piān piān, dōng fēng guī xìng.
何時橘里莼鄉,泛一舸翩翩,東風歸興。
gū mèng rào cāng láng, píng huā àn mò mò yǔ hūn yān míng.
孤夢繞滄浪,蘋花岸、漠漠雨昏煙暝。
lián tǒng jiē lǚ, gù xī shēn yǎn zhài mén jìng.
連筒接縷,故溪深掩柴門靜。
zhǐ chóu shuāng yàn xián fāng qù, fú pò lán guāng qiān qǐng.
只愁雙燕銜芳去,拂破藍光千頃。
“只愁雙燕銜芳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