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卜佳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屢卜佳期”全詩
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
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
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
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
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
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
作者簡介(王沂孫)
高陽臺·殘萼梅酸賞析
王沂孫這首詞以一個閨怨口吻,表達了一種妻盼夫歸的心情。這首詞和其傳統風格有一些區別,風格較為平緩,和北宋詞風相類。
起句寫江南的春色:“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帶殘萼的青梅含酸;門前溝水澄綠。描寫雨后初晴景色。清明時節,江南風光清麗。孫艤《菩薩蠻》寫梅子初生:“含章(宮殿名)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點著枝酸,吳姬先齒寒。”“池塘雨后添新綠。”蔡伸在這里寫雨后池水新漲景色。詞人有共同的感受。
“獨立雕闌,誰憐枉度華年。”雕闌是樓上木雕闌干,借指登樓。登樓倚闌,春色暄妍。游子未歸,誰與共娛。嘆年華枉度也。“枉度”柳永《定風波》中曾有句“年少光陰虛過”。再看辛棄疾《滿江紅》曰:“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所寫女子春日登樓睹景懷人之情事亦同,卻是所念之人有“一紙寄來書”,又不同于柳詞之“音書無個”。詞中情事相同,思路也頗為一致。但表達方式卻由于詞人作品風格不同和其詞中人物差異而稍有不同。
“明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清明時節已近,料想遠方會飄來他的消息。但哪想卻音跡杳無。這幾句意思層次轉折,構思較為奇特。表達了盼信而又怕無信的繁雜情感。燕子傳書之說,由來已久,江淹《雜體詩·擬李都尉從軍》就寫道“袖中有短書,愿寄雙飛燕”。孫惟信《晝錦堂》詞“燕翎難系斷腸箋”,作反面寫。“吟邊”,意猶“詩名”、“詞中”。陸游《身世》詩:“吟邊時得寄悠悠。”這片主要寫女人在晚春時節,懷念遠方的人。下片筆鋒一轉,表達女子相思之苦,盼望遠方的人歸來之情。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女子一春不事妝飾,無意賞玩,掩戶閑眠。她雙眉不畫,冷落鸞鏡,是“誰適為容”之意。春光獨對,愁悶徒添。無意欣賞“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唐人于鵠《江南曲》曾作“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屢次用金錢占卜行人歸否,都無憑據,因此怪起金錢來。從占卜無憑,講到心理狀態,直抒其恨,其怨。“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表達心意:希望有人代自己向天涯游子帶去書信,盼他趁東風。三月桃花水漲,馬上準備歸舟,返程會快些。表達出迫切愿望,盼對方書信又怕不得其相思一字之意自然映襯。寫詞極為巧妙,處理很得體。
“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讓遠方的人“趁東風”出發,點明上幾句盼歸、促歸意思。并且呼應“誰憐枉度華年”使全篇渾然一體。遠方的人趕緊在春盡之前回來吧,盡管到達時已是柳綿吹盡時候,只要有幾天春天日子,就不會讓這年春天完全在孤獨中溜走。
“屢卜佳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yáng tái
高陽臺
cán è méi suān, xīn gōu shuǐ lǜ, chū qíng jié xù xuān yán.
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
dú lì diāo lán, shuí lián wǎng dù huá nián.
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
zhāo zhāo zhǔn nǐ qīng míng jìn, liào yàn líng xū jì yín jiān.
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
yòu zhēng zhī yī zì xiāng sī, bú dào yín biān.
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
shuāng é bù fú qīng luán lěng, rèn huā yīn jì jì, yǎn hù xián mián.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
lǚ bo jiā qī, wú píng què hèn jīn qián.
屢卜佳期,無憑卻恨金錢。
hé rén jì yú tiān yá xìn, chèn dōng fēng jí zhěng guī chuán.
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
zòng piāo líng, mǎn yuàn yáng huā, yóu shì chūn qián.
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
“屢卜佳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