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撲紅樓錦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撲撲紅樓錦幄”全詩
小蜻蜓載水花泊。
猶記橫波淺笑,香云深約。
甚可怪、匆匆忘卻。
尋芳人老,那得心情問著。
雁程不到怨無托。
還又月笛幽院,風鐙疏箔。
謾傍竹、寒籠翠薄。
《鳳凰閣》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鳳凰閣》是宋代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晴綿欺雪,撲撲紅樓錦幄。
陽光明媚,仿佛似欺騙了潔白的雪花。紅樓上的錦繡帳幕在微風中輕拂。
小蜻蜓載水花泊。
小蜻蜓馱著水珠停留在花朵上。
猶記橫波淺笑,香云深約。
依然記得水面上微微泛起的笑意,花香彌漫,深情約定。
甚可怪,匆匆忘卻。
很奇怪,匆匆忘卻了。
尋芳人老,那得心情問著。
尋找芬芳的人已經年老,無法再問及他們的心情。
雁程不到怨無托。
雁兒飛行的路程遙遠,無法訴說內心的怨憤。
還又月笛幽院,風鐙疏箔。
還有月色籠罩的幽靜庭院,風簫吹奏聲穿過薄薄的簾幕。
謾傍竹,寒籠翠薄。
無意中靠近竹子,冷寒籠罩,翠綠薄薄的一層。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畫面。首先,詩人用晴綿欺雪的形容詞描繪陽光明媚的景象,給人一種欺騙感。紅樓上的錦繡帳幕撲撲飄動,給人一種輕盈而華麗的感覺。接著,詩人描繪了一只小蜻蜓停在花朵上的情景,展現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諧。
然后,詩人提到了一種記憶,橫波淺笑和香云深約,這似乎是一種柔情的回憶,帶有一絲淡淡的憂傷。接著,詩人表示自己對于這種怪異的忘卻感到困惑。詩人尋找芬芳之人已經年老,無法再去詢問他們的心情,這充滿了時光的無情和歲月的流轉。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雁飛、夜景和竹林。雁程遙遠,無法述說內心的怨憤,這可能暗示著離別和遠方的思念。幽靜的庭院中,月光照亮了一切,風簫聲在夜幕下輕輕飄蕩。詩的最后一句談及竹子,以及在冷寒中的綠色薄薄一層,給人一種幽靜而凄美的感覺。
整首詩意蘊含著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時光流轉、離別和歲月變遷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溫婉、柔情的畫面,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美和情感的交融。
“撲撲紅樓錦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uáng gé
鳳凰閣
qíng mián qī xuě, pū pū hóng lóu jǐn wò.
晴綿欺雪,撲撲紅樓錦幄。
xiǎo qīng tíng zài shuǐ huā pō.
小蜻蜓載水花泊。
yóu jì héng bō qiǎn xiào, xiāng yún shēn yuē.
猶記橫波淺笑,香云深約。
shén kě guài cōng cōng wàng què.
甚可怪、匆匆忘卻。
xún fāng rén lǎo, nà de xīn qíng wèn zhe.
尋芳人老,那得心情問著。
yàn chéng bú dào yuàn wú tuō.
雁程不到怨無托。
hái yòu yuè dí yōu yuàn, fēng dèng shū bó.
還又月笛幽院,風鐙疏箔。
mán bàng zhú hán lóng cuì báo.
謾傍竹、寒籠翠薄。
“撲撲紅樓錦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