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霜蹄剜石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看霜蹄剜石處”全詩
說道花深堪避世。
桃花灣內豈無花,呂政馬來攔不住。
明朝與子穿花去。
去看霜蹄剜石處。
茫茫秦事是耶非,萬一問花花解語。
分類: 玉樓春
作者簡介(蔣捷)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玉樓春(桃花灣馬跡)》蔣捷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桃花灣馬跡)》是宋代詩人蔣捷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人占得桃源地。
說道花深堪避世。
桃花灣內豈無花,
呂政馬來攔不住。
明朝與子穿花去。
去看霜蹄剜石處。
茫茫秦事是耶非,
萬一問花花解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桃花灣的情景,以及其中發生的一段故事。詩人以秦人占據了桃源地為開篇,接著描述了桃花灣內花朵盛開的景象,并暗示呂政馬一直在灣口阻攔不住人們進入。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與明朝的某位朋友一起穿越花叢,去看霜蹄剜石的地方。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秦朝事物的迷惑,希望花朵能夠解答他的疑問。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桃花灣為主線,通過對花朵的描繪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春景。桃花灣作為一個隱世之地,被詩人視為逃離塵囂的避世之所。呂政馬的出現暗示了灣口的守衛,但也難以阻擋詩人和他的朋友進入灣內。詩人與明朝的朋友一起穿越花叢,去探尋灣內的奇景,這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秦朝歷史的思考與疑惑,以及對花朵的幻想,希望能夠得到花朵的啟示和解答。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桃花灣和花朵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整體上,這首詩詞在表達美景的同時,也蘊含了對人性、歷史和真理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追求。
“去看霜蹄剜石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táo huā wān mǎ jī
玉樓春(桃花灣馬跡)
qín rén zhàn dé táo yuán dì.
秦人占得桃源地。
shuō dào huā shēn kān bì shì.
說道花深堪避世。
táo huā wān nèi qǐ wú huā, lǚ zhèng mǎ lái lán bú zhù.
桃花灣內豈無花,呂政馬來攔不住。
míng cháo yǔ zi chuān huā qù.
明朝與子穿花去。
qù kàn shuāng tí wān shí chù.
去看霜蹄剜石處。
máng máng qín shì shì yé fēi, wàn yī wèn huā huā jiě yǔ.
茫茫秦事是耶非,萬一問花花解語。
“去看霜蹄剜石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