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滿鷗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思滿鷗汀”全詩
客思滿鷗汀。
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
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作者簡介(蔣捷)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注釋
①“客思”:抒述長期飄泊江湖,多在水鄉。②猶借竹為名:蔣捷號竹山,系取于家鄉竹山之名。無家種竹云云,言其歸家不得、身無安居處。
③棹歌:漁歌,船夫之歌。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賞析
蔣捷的這首詞是和其《虞美人·聽雨》一樣,是其對己身世和生平的自敘性文字。這首詞在表達了更為婉約些。它用一種閑適、淡漠的表面,以瀟灑而輕逸的筆調寫出內心的隱痛蔣捷世屬宜興望族。
全詞以寫景起調。“楓林紅透晚煙青”,楓葉深紅,是經霜長久,“透”了即要落地。“煙青”在“晚”:這恰如一個飽經折磨身乏神疲,凄惻遲暮的老人。接著抒發愁思:“客思滿鷗汀”,“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國飄泊之愁:“鷗汀”,表示水鄉,愁對閑暇棲息的鷗鳥和平靜空闊的沙汀,一“思”便即景見情。
“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二十年”,應是亡國后的二十多年。他想“種竹”,因為竹節是被當作保持高節與虛心的象征的。種竹,實為寄托亡國遺民的心事。“種竹”而“無家”,是因國破家亡。如果還不想改變自己的好尚,而只能“借竹為名”。在詞人故鄉宜興有竹山,在縣東北六十里的太湖之濱,作者曾隱居于此,故號竹山。
轉筆寫時間之易逝。“春風未了秋風到”,季節迅速地變換,其余是一片空虛。“老去萬緣輕”,意同《虞美人·聽雨》的“悲歡離合總無情”,詞人表示這種淡漠、麻木的感情,是包含了失去少年歡樂和豪情壯志的悲哀。實際上他是用冷漠、麻木來表示對黑暗現實的蔑視的。
“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以頹唐、閑散、放浪的形態自污,以山水、漁樵為知音,作逍遙游,“閑吟閑詠”,讓舟子、漁人,去作“棹歌”歌唱了。“閑淡”是被迫養成的:“無悶”、“無愁”恰是愁悶大到無可收拾的地步。
蔣捷世屬宜興望族,加上少年即中科第,使他從骨子養成一種名士風流的氣概。但朝代的更換,使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詞只好在吟花賞月表示出對往昔盛事的眷念之情。
“客思滿鷗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少年游
fēng lín hóng tòu wǎn yān qīng.
楓林紅透晚煙青。
kè sī mǎn ōu tīng.
客思滿鷗汀。
èr shí nián lái, wú jiā zhòng zhú, yóu jiè zhú wéi míng.
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chūn fēng wèi liǎo qiū fēng dào, lǎo qù wàn yuán qīng.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
zhǐ bǎ píng shēng, xián yín xián yǒng, pǔ zuò zhào gē shēng.
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客思滿鷗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