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晉人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記得晉人歸去”全詩
丘壑伴云煙。
石根清氣千年潤,覆孤松、深護啼猿。
靄靄靜隨仙隱,悠悠閑對僧眠。
傍花懶向小溪邊。
空谷覆流泉。
浮蹤自感今如此,已無心、萬里行天。
記得晉人歸去,御風飛過斜川。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風入松(岫云)》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岫云)》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卷舒無意入虛玄。
丘壑伴云煙。
石根清氣千年潤,
覆孤松、深護啼猿。
靄靄靜隨仙隱,
悠悠閑對僧眠。
傍花懶向小溪邊。
空谷覆流泉。
浮蹤自感今如此,
已無心、萬里行天。
記得晉人歸去,
御風飛過斜川。
詩意和賞析:
《風入松(岫云)》描述了一幅山水景色,以及作者在山中與自然相融的心境。詩詞通過描繪自然山水的景物和氣氛,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融合。
詩的開篇,“卷舒無意入虛玄”,虛玄指的是深奧而神秘的境界。這句詩意味著詩人沒有刻意追求高深的境界,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種神秘的狀態。接下來的句子,“丘壑伴云煙”,描繪了山丘和云霧相伴的景象,增添了山水的神秘和宏偉感。
接著,詩人描述了孤松的形象,“石根清氣千年潤,覆孤松、深護啼猿”。孤松是山中常見的景物,它經歷了千年的風雨洗禮,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石頭上,為山中的猿猴提供了庇護之所。這里通過描寫孤松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久而堅韌的精神的贊美。
詩中還出現了“靄靄靜隨仙隱,悠悠閑對僧眠”的描寫,表現了山水的寧靜和恬淡。作者將自己的心境與山水相融,感受到了仙境般的寧靜和閑適。
最后兩句“浮蹤自感今如此,已無心、萬里行天。記得晉人歸去,御風飛過斜川。”表達了作者的境界和行走的心境。作者感受到自己的心境如今已經達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沒有了束縛和心思,自在地行走在天地間。最后一句提到了晉人歸去和御風飛過斜川,可能是在暗示歷史上的文人墨客的情景,以及詩人對他們的敬仰和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作者內心的寧靜境界,展示了作者與自然的融合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文人墨客的敬佩和向往。
“記得晉人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xiù yún
風入松(岫云)
juǎn shū wú yì rù xū xuán.
卷舒無意入虛玄。
qiū hè bàn yún yān.
丘壑伴云煙。
shí gēn qīng qì qiān nián rùn, fù gū sōng shēn hù tí yuán.
石根清氣千年潤,覆孤松、深護啼猿。
ǎi ǎi jìng suí xiān yǐn, yōu yōu xián duì sēng mián.
靄靄靜隨仙隱,悠悠閑對僧眠。
bàng huā lǎn xiàng xiǎo xī biān.
傍花懶向小溪邊。
kōng gǔ fù liú quán.
空谷覆流泉。
fú zōng zì gǎn jīn rú cǐ, yǐ wú xīn wàn lǐ xíng tiān.
浮蹤自感今如此,已無心、萬里行天。
jì de jìn rén guī qù, yù fēng fēi guò xié chuān.
記得晉人歸去,御風飛過斜川。
“記得晉人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