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杞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山杞菊”全詩
移家靜藏深窈。
東晉圖書,南山杞菊,誰識幽居懷抱。
疏陰未掃。
嘆喬木猶存,易分殘照。
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來老。
相逢何事欠早。
愛吟心共苦,此意難表。
野水無鷗,閑門斷柳,不滿清風一笑。
荷衣制了。
待尋壑經丘,溯云孤嘯。
學取淵明,抱琴歸去好。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臺城路(章靜山別業會飲)》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臺城路(章靜山別業會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扇窗戶,煙雨不停,草木無法除盡。
搬遷至新家,寧靜藏匿在深幽之中。
東晉的圖書,南山的杞菊,誰能理解我隱居的心懷。
疏陰未被打掃,嘆息喬木依然存在,殘照易分。
慷慨地唱起悲歌,故人紛紛向我表示近來的老去。
相逢之事何其晚,愛吟唱的心情共同受苦,這種意境難以言表。
野水中沒有鷗鳥,閑門邊斷了柳枝,清風也無法使我笑起來。
我穿上荷衣,準備去尋找山壑,沿著云端獨自吟唱。
學習淵明,我抱著琴歸去,那將是美好的歸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隱居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自然、友情和追求自我境界的向往和思考。
首先,詩詞中的煙雨和未除的草木,以及靜謐的居所,傳達出一種寧靜和隱逸的意境。作者借此表達了自己追求安寧與深遠的心境,逃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
其次,詩中的東晉圖書和南山杞菊,象征著文化和自然之美。作者表達了對于文化的熱愛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然而,他也感嘆這種美麗和理解他隱居生活的人并不多。
詩詞中的喬木和殘照,以及慷慨悲歌,表達了對光陰流轉的感慨和對故友老去的惋惜之情。作者以此表達了對時光的感嘆和對友情的珍視。
最后,詩中的野水無鷗、閑門斷柳和不滿清風一笑,傳達出一種孤寂和對現實的無奈。作者以荷衣為象征,表達了自己追求高遠境界的決心和對幸福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悲懷之情貫穿始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友情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和向往。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心境的抒發,展示了作者深沉而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南山杞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i chéng lù zhāng jìng shān bié yè huì yǐn
臺城路(章靜山別業會飲)
yī chuāng yān yǔ bù chú cǎo.
一窗煙雨不除草。
yí jiā jìng cáng shēn yǎo.
移家靜藏深窈。
dōng jìn tú shū, nán shān qǐ jú, shuí shí yōu jū huái bào.
東晉圖書,南山杞菊,誰識幽居懷抱。
shū yīn wèi sǎo.
疏陰未掃。
tàn qiáo mù yóu cún, yì fēn cán zhào.
嘆喬木猶存,易分殘照。
kāng kǎi bēi gē, gù rén duō xiàng jìn lái lǎo.
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來老。
xiāng féng hé shì qiàn zǎo.
相逢何事欠早。
ài yín xīn gòng kǔ, cǐ yì nán biǎo.
愛吟心共苦,此意難表。
yě shuǐ wú ōu, xián mén duàn liǔ, bù mǎn qīng fēng yī xiào.
野水無鷗,閑門斷柳,不滿清風一笑。
hé yī zhì le.
荷衣制了。
dài xún hè jīng qiū, sù yún gū xiào.
待尋壑經丘,溯云孤嘯。
xué qǔ yuān míng, bào qín guī qù hǎo.
學取淵明,抱琴歸去好。
“南山杞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