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露撥花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和露撥花根”全詩
步屟交枝徑,引生香不斷,流水中分。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撥花根。
甚杜牧重來,買栽無地,都是消魂。
空存。
斷腸草,伴幾折眉痕,幾點啼痕。
鏡里芙蓉老,問如今何處,綰綠梳云。
怕有舊時歸燕,猶自識黃昏。
待說與羈愁,遙知路隔楊柳門。
分類: 憶舊游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憶舊游(過故園有感)》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舊游(過故園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憶舊游(過故園有感)
記得當年妝容精致,倚著扇子,透過簾子眺望,曾經款待過芬芳的美酒。踏著花瓣鋪就的小徑,引來芬芳不斷,水流中分隔兩岸。
忘了牡丹的名字,用露水輕撥花根。多么像杜牧重回故園,卻沒有地方可以買栽種,都是讓人憂傷沉醉的境界。空留下來的只有一片斷腸草,伴隨著幾道皺眉的痕跡,幾滴淚痕。
鏡中的芙蓉花已經老去,我問如今它在何方,它依然綰著綠絲梳理云霞。擔心曾經歸巢的燕子,仍然能辨認黃昏的歸途。
等待時機說出內心的羈愁,遠遠知道路隔著楊柳的門。
詩詞的中文譯文:
憶舊游(過故園有感)
記得當年妝容精致,
倚著扇子,透過簾子眺望,
曾經款待過芬芳的美酒。
踏著花瓣鋪就的小徑,
引來芬芳不斷,水流中分隔兩岸。
忘了牡丹的名字,
用露水輕撥花根。
多么像杜牧重回故園,
卻沒有地方可以買栽種,
都是讓人憂傷沉醉的境界。
空留下來的只有一片斷腸草,
伴隨著幾道皺眉的痕跡,
幾滴淚痕。
鏡中的芙蓉花已經老去,
我問如今它在何方,
它依然綰著綠絲梳理云霞。
擔心曾經歸巢的燕子,
仍然能辨認黃昏的歸途。
等待時機說出內心的羈愁,
遠遠知道路隔著楊柳的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憶過去的游玩之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詩人借景抒懷,以描繪舊時的美景和遺憾之事來表達內心的愁緒和離愁別緒。
詩中描繪了過去的美好時光,妝容精致,扇子倚著,透過簾子眺望,曾經享受過美酒的款待。踏著鋪滿花瓣的小徑,感受著不斷飄來的芬芳,水流將兩岸分隔開。
然而,時間的流轉使詩人忘卻了曾經牡丹的名字,只能以露水輕撥花根。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如同杜牧重返故園,卻無法找到買栽種的地方,只能沉醉于回憶中的憂傷。詩人留下的只有一片斷腸草,伴隨著皺眉和淚痕。
詩中還描繪了鏡中的芙蓉花已經老去,詩人詢問它如今在何方,然而它依然綰著綠絲梳理著云霞。詩人擔心曾經歸巢的燕子是否能夠辨認黃昏的歸途。
最后,詩人以等待時機說出內心的羈愁,遠遠知道路隔著楊柳的門來結束這首詩詞。詩人表達了對故園的思念之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失去的美好的回憶和遺憾的抱怨。通過描繪舊時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詩人展示了對過去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憂慮,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共鳴。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慨,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抒情風格。
“和露撥花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jiù yóu guò gù yuán yǒu gǎn
憶舊游(過故園有感)
jì níng zhuāng yǐ shàn, xiào yǎn kuī lián, céng kuǎn fāng zūn.
記凝妝倚扇,笑眼窺簾,曾款芳尊。
bù xiè jiāo zhī jìng, yǐn shēng xiāng bù duàn, liú shuǐ zhōng fēn.
步屟交枝徑,引生香不斷,流水中分。
wàng le mǔ dān míng zì, hé lù bō huā gēn.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撥花根。
shén dù mù chóng lái, mǎi zāi wú dì, dōu shì xiāo hún.
甚杜牧重來,買栽無地,都是消魂。
kōng cún.
空存。
duàn cháng cǎo, bàn jǐ zhé méi hén, jǐ diǎn tí hén.
斷腸草,伴幾折眉痕,幾點啼痕。
jìng lǐ fú róng lǎo, wèn rú jīn hé chǔ, wǎn lǜ shū yún.
鏡里芙蓉老,問如今何處,綰綠梳云。
pà yǒu jiù shí guī yàn, yóu zì shí huáng hūn.
怕有舊時歸燕,猶自識黃昏。
dài shuō yǔ jī chóu, yáo zhī lù gé yáng liǔ mén.
待說與羈愁,遙知路隔楊柳門。
“和露撥花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