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海棠分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被海棠分了”全詩
似過雨、胭脂全少。
不教枝上春痕鬧。
都被海棠分了。
帶柳色、愁眉暗惱。
謾遙指、孤村自好。
深巷明朝休起早。
空等賣花人到。
分類: 杏花天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杏花天(賦疏杏)》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杏花天(賦疏杏)》是張炎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杏花天(賦疏杏)
湘羅幾翦粘新巧。
似過雨、胭脂全少。
不教枝上春痕鬧。
都被海棠分了。
帶柳色、愁眉暗惱。
謾遙指、孤村自好。
深巷明朝休起早。
空等賣花人到。
譯文:
杏花盛開的天空(描繪杏花盛開的景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杏花盛開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杏花的喜愛之情,同時也映射出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憂愁。
賞析:
詩詞以杏花為主題,通過對杏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首兩句"湘羅幾翦粘新巧,似過雨、胭脂全少"描繪了杏花的細膩和嬌媚,以及它們如雨后胭脂般的柔美。接著,詩人用"不教枝上春痕鬧,都被海棠分了"表達了自己對于杏花被其他花木所掩蓋的遺憾之情。此處通過對花木的對比,突顯了杏花的獨特魅力。
接下來的幾句"帶柳色、愁眉暗惱,謾遙指、孤村自好,深巷明朝休起早,空等賣花人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人以自身的感受,將杏花與自身的心境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意境。詩人自愿選擇孤獨的生活,在清晨等待賣花人的到來,表達了對于寂寞生活的接受與樂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杏花為媒介,表達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與熱愛,同時也透露出內心的孤獨與憂傷。通過對杏花的描寫,詩人將自身的情感與風景融為一體,展現了一種獨特的詩意。
“都被海棠分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huā tiān fù shū xìng
杏花天(賦疏杏)
xiāng luó jǐ jiǎn zhān xīn qiǎo.
湘羅幾翦粘新巧。
shì guò yǔ yān zhī quán shǎo.
似過雨、胭脂全少。
bù jiào zhī shàng chūn hén nào.
不教枝上春痕鬧。
dōu bèi hǎi táng fēn le.
都被海棠分了。
dài liǔ sè chóu méi àn nǎo.
帶柳色、愁眉暗惱。
mán yáo zhǐ gū cūn zì hào.
謾遙指、孤村自好。
shēn xiàng míng cháo xiū qǐ zǎo.
深巷明朝休起早。
kōng děng mài huā rén dào.
空等賣花人到。
“都被海棠分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