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抱孤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抱孤貞”全詩
曳冰簪霧帶,古色生春。
結根未同蕭艾,獨抱孤貞。
自分生涯淡薄,隱蓬蒿、甘老山林。
風煙伴憔悴,冷落吳宮,草暗花深。
霽痕消蕙雪,向崖陰飲露,應是知心。
所思何處,愁滿楚水湘云。
肯信遺芳千古,尚依依、澤畔行吟。
香痕已成夢,短操誰彈,月冷瑤琴。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國香(賦蘭)》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國香(賦蘭)》
曳冰簪霧帶,古色生春。
結根未同蕭艾,獨抱孤貞。
自分生涯淡薄,隱蓬蒿、甘老山林。
風煙伴憔悴,冷落吳宮,草暗花深。
霽痕消蕙雪,向崖陰飲露,應是知心。
所思何處,愁滿楚水湘云。
肯信遺芳千古,尚依依、澤畔行吟。
香痕已成夢,短操誰彈,月冷瑤琴。
中文譯文:
拖著冰簪穿越霧帶,古色春光生動。
未與世俗相結,獨自懷抱孤貞。
自認為生活淡薄,隱居在蓬蒿之中,甘心老去于山林。
風與煙伴隨著憔悴,吳宮冷落,草木密布,花兒盛開。
晴空下消散著蕙雪的痕跡,朝崖陰中飲露,應該有知己相伴。
思緒飄散在何處,愁苦充滿楚水湘云。
愿相信芳香會流傳千古,仍依依不舍地在澤畔行吟。
香氣的痕跡已經成為夢境,在這短暫的人生中,誰還會彈奏瑤琴,月寒如玉。
詩意和賞析:
《國香(賦蘭)》是宋代張炎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一個空谷中的隱士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詩人以空谷幽人為主題,描繪了自己隱居山林、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詩中用曳冰簪霧帶來形容詩人行走的場景,展現了古色古香的春景。詩人以結根未同蕭艾、獨抱孤貞來表達自己不愿與外界俗務糾纏的態度,堅守個人的獨立和純潔。
詩人自稱生涯淡薄,隱居于蓬蒿之中,甘心在山林老去。風煙伴隨著憔悴的面容,吳宮冷落,草木叢生,花朵盛開,表現出與世隔絕的孤寂景象。
詩中出現了霽痕消蕙雪、向崖陰飲露,表達了詩人渴望有知己相伴的心情。詩人思念之處,愁苦充滿楚水湘云,表達了對遠方親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詩的最后,詩人希望自己的芳香能夠流傳千古,仍然依依不舍地在澤畔行吟。香痕已成夢,短暫的人生中,誰還會彈奏瑤琴,月寒如玉,表達了對逝去的歲月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詩以空谷幽人為主題,表達了詩人追求獨立自由、遠離塵囂的心境,同時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守望內心純潔的態度。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詩人表達了對孤獨生活的思考和對真摯情感的追求。這首詩詞的意境清新、意蘊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展現了宋代士人隱逸心態和對自然的熱愛。
“獨抱孤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ó xiāng fù lán
國香(賦蘭)
kōng gǔ yōu rén.
空谷幽人。
yè bīng zān wù dài, gǔ sè shēng chūn.
曳冰簪霧帶,古色生春。
jié gēn wèi tóng xiāo ài, dú bào gū zhēn.
結根未同蕭艾,獨抱孤貞。
zì fēn shēng yá dàn bó, yǐn péng hāo gān lǎo shān lín.
自分生涯淡薄,隱蓬蒿、甘老山林。
fēng yān bàn qiáo cuì, lěng luò wú gōng, cǎo àn huā shēn.
風煙伴憔悴,冷落吳宮,草暗花深。
jì hén xiāo huì xuě, xiàng yá yīn yǐn lù, yìng shì zhī xīn.
霽痕消蕙雪,向崖陰飲露,應是知心。
suǒ sī hé chǔ, chóu mǎn chǔ shuǐ xiāng yún.
所思何處,愁滿楚水湘云。
kěn xìn yí fāng qiān gǔ, shàng yī yī zé pàn xíng yín.
肯信遺芳千古,尚依依、澤畔行吟。
xiāng hén yǐ chéng mèng, duǎn cāo shuí dàn, yuè lěng yáo qín.
香痕已成夢,短操誰彈,月冷瑤琴。
“獨抱孤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