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更何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此更何如”全詩
步翠麓幽尋,白云自在,流水縈紆。
攜歌緩游細賞,倩何人、重寫輞川圖。
遲日香生草木,淡風聲和琴書。
安居。
歌引巾車。
童放鶴、我知魚。
看靜里閑中,醒來醉后,樂意偏殊。
桃源帶春去遠,有園林、如此更何如。
回首丹光滿谷,恍然卻是蓬壺。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木蘭花慢(丹谷園)》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慢(丹谷園)》是宋代張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花深處隱,安一點、世塵無。
步翠麓幽尋,白云自在,流水縈紆。
攜歌緩游細賞,倩何人、重寫輞川圖。
遲日香生草木,淡風聲和琴書。
安居。歌引巾車。童放鶴、我知魚。
看靜里閑中,醒來醉后,樂意偏殊。
桃源帶春去遠,有園林、如此更何如。
回首丹光滿谷,恍然卻是蓬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幽靜、寧靜的意境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世界。詩中描繪了一個隱藏于繁花深處的地方,那里沒有塵世的紛擾。作者在翠綠的山麓中悠然漫步,自由自在如白云,流水環繞。他帶著歌聲慢慢游賞,期待遇見一個能共同欣賞風景的伴侶,一同重溫輞川圖(指王羲之的名作《輞川圖》)。溫暖的陽光晚霞映照下,草木釋放出芬芳,輕風中傳來琴書的聲音。
詩中提到了安居、歌引巾車、童子放鶴和知魚,這些形象展示了詩人心中的理想生活。他享受靜謐的時光,品味寧靜與自由,與自然和諧共處。他希望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醒來,或者在陶醉后恢復清醒,享受與眾不同的樂趣。詩的最后提到了桃源,指的是一個傳說中的理想樂土,這里的園林如此美好,更勝一籌。
整首詩以淡遠的意境營造了一個隱逸世外的理想之地。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安逸生活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紛擾世界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由的向往。他渴望與同樣有情趣的人一起分享這樣的生活,同時也在詩中呼應了中國古代文人隱逸的傳統觀念。整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詞句,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幽靜而美好的境界,引發人們對寧靜、自由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如此更何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màn dān gǔ yuán
木蘭花慢(丹谷園)
wàn huā shēn chù yǐn, ān yì diǎn shì chén wú.
萬花深處隱,安一點、世塵無。
bù cuì lù yōu xún, bái yún zì zài, liú shuǐ yíng yū.
步翠麓幽尋,白云自在,流水縈紆。
xié gē huǎn yóu xì shǎng, qiàn hé rén chóng xiě wǎng chuān tú.
攜歌緩游細賞,倩何人、重寫輞川圖。
chí rì xiāng shēng cǎo mù, dàn fēng shēng hé qín shū.
遲日香生草木,淡風聲和琴書。
ān jū.
安居。
gē yǐn jīn chē.
歌引巾車。
tóng fàng hè wǒ zhī yú.
童放鶴、我知魚。
kàn jìng lǐ xián zhōng, xǐng lái zuì hòu, lè yì piān shū.
看靜里閑中,醒來醉后,樂意偏殊。
táo yuán dài chūn qù yuǎn, yǒu yuán lín rú cǐ gèng hé rú.
桃源帶春去遠,有園林、如此更何如。
huí shǒu dān guāng mǎn gǔ, huǎng rán què shì péng hú.
回首丹光滿谷,恍然卻是蓬壺。
“如此更何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