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棲暗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漁棲暗竹”全詩
看燕集春蕪,漁棲暗竹,濕影浮煙。
余寒尚猶戀柳,怕東風、未肯擘晴綿。
愁重遲教醉醒,夢長催得詩圓。
樓前。
笑語當年。
情款密、思留連。
記白月依弦,青天墮酒,袞袞山川。
垂髫至今在否,倚飛臺、誰擲買花錢。
不是尋春較晚,都緣聽得啼鵑。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木蘭花慢(舟中有懷澄江陸起潛皆山樓昔游)》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張炎創作的《木蘭花慢(舟中有懷澄江陸起潛皆山樓昔游)》。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水痕吹杏雨,正人在、隔江船。
看燕集春蕪,漁棲暗竹,濕影浮煙。
余寒尚猶戀柳,怕東風、未肯擘晴綿。
愁重遲教醉醒,夢長催得詩圓。
樓前。笑語當年。情款密、思留連。
記白月依弦,青天墮酒,袞袞山川。
垂髫至今在否,倚飛臺、誰擲買花錢。
不是尋春較晚,都緣聽得啼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江南水鄉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的開頭描述了水面上的波紋和輕柔的春雨,表現出春天的景象。"正人在、隔江船"表明詩人身處一艘隔江而行的船上,觀賞著對岸的燕子在春天的草叢中聚集。
接下來的描寫展示了江邊的景色,漁船停泊在青竹掩映的湖面上,映照在水中的倒影如同煙霧一般。詩人仍然留戀著冬天的寒冷,不愿意迎接春天的到來,擔心東風會吹散春天的輕紗。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的愁苦和思念之情。詩人感到愁緒沉重而難以散去,酒醒后仍然縈繞在心頭。他的夢境長久地催促著他完成詩作。詩人站在樓前,回憶起往昔的歡笑和情誼,情意綿密,思緒久久停留。
詩的結尾提到了"白月依弦,青天墮酒,袞袞山川",形容了宏偉壯麗的山川景色。"垂髫至今在否,倚飛臺、誰擲買花錢"表達了對年少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詩人提到了尋春的晚來,并解釋說這是因為聽到了啼鵑的聲音。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春天景色,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過去時光的思念。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心情感的交織描寫,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寫景和抒情風格,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和詩人的情懷。
“漁棲暗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màn zhōu zhōng yǒu huái chéng jiāng lù qǐ qián jiē shān lóu xī yóu
木蘭花慢(舟中有懷澄江陸起潛皆山樓昔游)
shuǐ hén chuī xìng yǔ, zhèng rén zài gé jiāng chuán.
水痕吹杏雨,正人在、隔江船。
kàn yàn jí chūn wú, yú qī àn zhú, shī yǐng fú yān.
看燕集春蕪,漁棲暗竹,濕影浮煙。
yú hán shàng yóu liàn liǔ, pà dōng fēng wèi kěn bāi qíng mián.
余寒尚猶戀柳,怕東風、未肯擘晴綿。
chóu zhòng chí jiào zuì xǐng, mèng zhǎng cuī dé shī yuán.
愁重遲教醉醒,夢長催得詩圓。
lóu qián.
樓前。
xiào yǔ dāng nián.
笑語當年。
qíng kuǎn mì sī liú lián.
情款密、思留連。
jì bái yuè yī xián, qīng tiān duò jiǔ, gǔn gǔn shān chuān.
記白月依弦,青天墮酒,袞袞山川。
chuí tiáo zhì jīn zài fǒu, yǐ fēi tái shuí zhì mǎi huā qián.
垂髫至今在否,倚飛臺、誰擲買花錢。
bú shì xún chūn jiào wǎn, dōu yuán tīng dé tí juān.
不是尋春較晚,都緣聽得啼鵑。
“漁棲暗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