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間關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得間關語”全詩
猶理螺鬟,擾擾松云聚。
兩翦秋痕流不去。
佯羞卻把周郎顧。
欲訴閑愁無說處。
幾過鶯簾,聽得間關語。
昨夜月明香暗度。
相思忽到梅花樹。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蝶戀花(贈楊柔卿)》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贈楊柔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蝶戀花(贈楊柔卿)
頗愛楊瓊妝淡注。
猶理螺鬟,擾擾松云聚。
兩翦秋痕流不去。
佯羞卻把周郎顧。
欲訴閑愁無說處。
幾過鶯簾,聽得間關語。
昨夜月明香暗度。
相思忽到梅花樹。
譯文:
深深地愛上了楊柔卿的淡妝。
還整理著螺鈿鬢發,不斷地擾動著松云。
兩道秋痕剪不去。
假裝害羞,卻把周郎托付在一旁。
想要傾訴閑愁,卻找不到說話的地方。
幾次經過鶯簾,聽到了隔壁的私語。
昨夜月明,芬芳隱暗中流動。
相思忽然到來,如同落在梅花樹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對楊柔卿的深深愛意和思念之情。詩中以花蝶相映的意象來表達作者對楊柔卿淡雅的妝容的喜愛,螺鈿鬢發的整理則象征著女子的美麗和高貴。松云擾動,暗示了內心的激動和不安。
詩中提到的“秋痕”指的是思念之情,兩道秋痕剪不去,暗示了詩人對楊柔卿的深深眷戀,無法割舍。作者假裝害羞,將自己比作佯羞的楊貴妃,而將楊柔卿比作英勇的周郎,表達了作者對楊柔卿的依戀和呵護之情。
詩中還出現了閑愁和鶯簾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煩悶和渴望傾訴的心情。鶯簾是指婦女的窗簾,通過聽到隔壁的私語,詩人感到自己的思念不再孤單,有了傾訴的對象。
最后,詩中以昨夜明月和梅花樹的相思景象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楊柔卿的思念之情。月明花暗,隱喻了詩人的相思之苦,而梅花樹則象征著對愛情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詩以婉約細膩的筆觸,通過花蝶、秋痕、月明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楊柔卿的深深愛慕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宋代女子的美麗和詩人的情感世界。
“聽得間關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zèng yáng róu qīng
蝶戀花(贈楊柔卿)
pō ài yáng qióng zhuāng dàn zhù.
頗愛楊瓊妝淡注。
yóu lǐ luó huán, rǎo rǎo sōng yún jù.
猶理螺鬟,擾擾松云聚。
liǎng jiǎn qiū hén liú bù qù.
兩翦秋痕流不去。
yáng xiū què bǎ zhōu láng gù.
佯羞卻把周郎顧。
yù sù xián chóu wú shuō chù.
欲訴閑愁無說處。
jǐ guò yīng lián, tīng dé jiān guān yǔ.
幾過鶯簾,聽得間關語。
zuó yè yuè míng xiāng àn dù.
昨夜月明香暗度。
xiāng sī hū dào méi huā shù.
相思忽到梅花樹。
“聽得間關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