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檐吹下清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檐吹下清氣”全詩
與沈沈滄海,平分一水。
孤白爭流蟾不沒,影落潛蛟驚起。
瑩玉懸秋,綠房迎曉,樓觀光疑洗。
紫簫聲裊,四檐吹下清氣。
遙睇浪擊空明,古愁休問,消長盈虛理。
風入蘆花歌忽斷,知有漁舟閑艤。
露已沾衣,鷗猶棲草,一片瀟湘意。
人方酣夢,長翁元自如此。
分類: 壺中天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壺中天(月涌大江·西有大江,遠隔淮甸,月白潮生,神爽為之飛越·)》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壺中天(月涌大江·西有大江,遠隔淮甸,月白潮生,神爽為之飛越·)》是宋代詩人張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流萬里。與沈沈滄海,平分一水。
孤白爭流蟾不沒,影落潛蛟驚起。
瑩玉懸秋,綠房迎曉,樓觀光疑洗。
紫簫聲裊,四檐吹下清氣。
遙睇浪擊空明,古愁休問,消長盈虛理。
風入蘆花歌忽斷,知有漁舟閑艤。
露已沾衣,鷗猶棲草,一片瀟湘意。
人方酣夢,長翁元自如此。
詩意:
這首詩以壺中景象為背景,描繪了壺中的一片天空與大江的壯麗景色。大江長流千里,與浩渺無邊的滄海平分同一水域,彰顯出江河之壯麗。孤白的月亮爭相涌動,蟾蜍也因此不再隱沒;月光下的潛蛟被驚起。秋天的景色晶瑩如玉,綠色的房屋迎接清晨,樓閣的光輝仿佛被洗凈。紫色的簫聲曼妙悠揚,從四檐飄下清新的氣息。遙望浪花拍擊空明,古老的憂愁無需詢問,它們在消散和增長中呈現出虛實之理。微風吹入蘆花,歌聲突然中斷,這首詩表達了有漁舟自在閑適的意象。露水已經沾濕了衣裳,海鷗依然棲息在草地上,一片湘江的意境在其中。人們進入夢鄉,而長壽的智者自然如此自在。
賞析:
這首詩以壺中景象為背景,運用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觀。通過對大江與滄海相互分割的描繪,表現了江河的壯麗和遼闊。詩中的孤白月亮和潛蛟,以及秋天的景色、簫聲和浪花,都展現出獨特的美感和氛圍。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抒發了對世界的深情和對自然美的贊美。最后兩句表達了長壽智者的寧靜和自在,以及人們進入夢鄉的寧靜與安詳。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載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營造出一種恢弘壯麗、靜謐寧靜的意境,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內心的寧靜。
“四檐吹下清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ng tiān yuè yǒng dà jiāng xī yǒu dà jiāng, yuǎn gé huái diān, yuè bái cháo shēng, shén shuǎng wèi zhī fēi yuè
壺中天(月涌大江·西有大江,遠隔淮甸,月白潮生,神爽為之飛越·)
cháng liú wàn lǐ.
長流萬里。
yǔ shěn shěn cāng hǎi, píng fēn yī shuǐ.
與沈沈滄海,平分一水。
gū bái zhēng liú chán bù méi, yǐng luò qián jiāo jīng qǐ.
孤白爭流蟾不沒,影落潛蛟驚起。
yíng yù xuán qiū, lǜ fáng yíng xiǎo, lóu guān guāng yí xǐ.
瑩玉懸秋,綠房迎曉,樓觀光疑洗。
zǐ xiāo shēng niǎo, sì yán chuī xià qīng qì.
紫簫聲裊,四檐吹下清氣。
yáo dì làng jī kōng míng, gǔ chóu xiū wèn, xiāo zhǎng yíng xū lǐ.
遙睇浪擊空明,古愁休問,消長盈虛理。
fēng rù lú huā gē hū duàn, zhī yǒu yú zhōu xián yǐ.
風入蘆花歌忽斷,知有漁舟閑艤。
lù yǐ zhān yī, ōu yóu qī cǎo, yī piàn xiāo xiāng yì.
露已沾衣,鷗猶棲草,一片瀟湘意。
rén fāng hān mèng, zhǎng wēng yuán zì rú cǐ.
人方酣夢,長翁元自如此。
“四檐吹下清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