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向水中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向水中招”全詩
研池殘墨濺花妖。
青山人獨自,早不侶漁樵。
石壁蒼寒巾尚掛,松風頂上飄飄。
神仙那肯混塵囂。
詩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臨江仙(太白掛巾手卷)》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太白掛巾手卷)》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太白掛巾手卷,
憶得沈香歌斷后,
深宮客夢迢遙。
研池殘墨濺花妖。
青山人獨自,
早不侶漁樵。
石壁蒼寒巾尚掛,
松風頂上飄飄。
神仙那肯混塵囂。
詩魂元在此,
空向水中招。
中文譯文:
太白掛著巾幗,手拿卷軸,
回憶起沈香的歌聲斷絕后,
深宮中的客人夢想遙遠。
墨池中殘留的墨濺起花妖,
青山上只有一個人獨自,
早已不再與漁樵為伴。
石壁上的蒼寒巾幗仍然掛著,
松樹上的風飄飄蕩漾。
神仙們不愿與塵世紛擾相混。
詩魂原本就在這里,
虛空中呼喚水中的招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太白(指李白)掛著巾幗,手持卷軸的仙人,他回憶起了沈香的歌聲斷絕之后的情景。詩中表達了深宮中的客人們渴望遠離塵囂,追尋夢幻遙遠的境地。研池中的殘墨濺起花妖,給人以濃郁的意境和美感。
詩中的青山人獨自一人,不再與漁樵為伴,表達了詩人在寂寞和孤獨中追求自我獨立和自由的心境。石壁上的蒼寒巾幗仍然掛著,松樹上的風飄飄蕩漾,給人以靜謐和悠遠的感覺,暗示著詩人對于高潔和超凡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神仙境界的向往,他們不愿與塵世的紛擾相混,詩魂就在這樣的境界中存在,他呼喚水中的招引,希望與神仙們相遇。
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于遠離塵囂、追求自由和高潔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同時,通過描繪仙人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和詩意境界的追求,以及對神仙境界的崇拜。
“空向水中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tài bái guà jīn shǒu juàn
臨江仙(太白掛巾手卷)
yì dé shěn xiāng gē duàn hòu, shēn gōng kè mèng tiáo yáo.
憶得沈香歌斷后,深宮客夢迢遙。
yán chí cán mò jiàn huā yāo.
研池殘墨濺花妖。
qīng shān rén dú zì, zǎo bù lǚ yú qiáo.
青山人獨自,早不侶漁樵。
shí bì cāng hán jīn shàng guà, sōng fēng dǐng shàng piāo piāo.
石壁蒼寒巾尚掛,松風頂上飄飄。
shén xiān nà kěn hùn chén xiāo.
神仙那肯混塵囂。
shī hún yuán zài cǐ, kōng xiàng shuǐ zhòng zhāo.
詩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
“空向水中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