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尋詩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為尋詩到”全詩
丹青人巧。
不許芳心老。
密影翻階,曾為尋詩到。
竹西好。
采香歌杳。
十里紅樓小。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點絳唇(芍藥)》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芍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一人在殿宇中享受春光,這朵花開放后將沒有其他花朵了。
畫師的技藝高超,不允許美麗的心靈老去。
陰影密布,曾經為了尋找詩意而來到這里。
竹林在西邊美麗宜人,采香的歌聲隱約可聞。
紅樓雖小卻耀眼奪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畫面,通過芍藥花的形象,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美麗的珍貴。詩人置身于殿宇之中,享受著春光的寧靜,但同時也意識到芍藥花綻放后將沒有其他花朵,暗示了生命的有限和珍貴。詩中提到的畫師技藝高超,表達了對藝術和美的追求,以及對美好事物不老去的渴望。通過描繪竹林和采香的歌聲,詩人創造了一種宜人的環境氛圍,表達了對自然和美的贊美之情。紅樓雖然小,但卻閃耀著十分明亮的光芒,象征著美好的事物不一定需要龐大的規模。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意象豐富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美的深刻思考。通過芍藥花的形象,詩人抓住了短暫和珍貴的主題,并通過對花朵的描繪,傳達了對美的追求和珍惜美好事物的態度。詩中的殿宇、竹林和紅樓等景物,營造了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整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精煉的語言和意象,傳遞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藝術追求。
“曾為尋詩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sháo yào
點絳唇(芍藥)
dú diàn chūn guāng, cǐ huā kāi hòu wú huā le.
獨殿春光,此花開后無花了。
dān qīng rén qiǎo.
丹青人巧。
bù xǔ fāng xīn lǎo.
不許芳心老。
mì yǐng fān jiē, céng wèi xún shī dào.
密影翻階,曾為尋詩到。
zhú xī hǎo.
竹西好。
cǎi xiāng gē yǎo.
采香歌杳。
shí lǐ hóng lóu xiǎo.
十里紅樓小。
“曾為尋詩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