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一枝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色一枝藤”全詩
甚舞繡歌云,歡情未足,早已收燈。
從今便須勝賞,步青青、野色一枝藤。
落魄花間酒侶,溫存竹里吟朋。
休憎。
短發EA2AF229。
游興懶、我何曾。
任蹴踏芳塵,尋蕉覆鹿,自笑無能。
清狂尚如舊否,倚東風、嘯詠古蘭陵。
十里梅花霽雪,水邊樓觀先登。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木蘭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頗動游興,呈霅·川吟社諸公·)》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頗動游興,呈霅·川吟社諸公·)》是宋代張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錦街穿戲鼓,
聽鐵馬、響春冰。
甚舞繡歌云,
歡情未足,早已收燈。
譯文:
華麗的街道穿過戲鼓聲,
聽著鐵馬踏過春天的冰。
歌舞盛宴如云繡,
歡樂的情感未能滿足,早已熄燈。
詩意:
這首詩以元夕之夜為背景,描繪了一個熱鬧而歡樂的場景。錦街上人們載歌載舞,歡慶佳節。鐵馬踏過春天的冰面,發出清脆的聲音。歌舞盛宴如云繡,展示了歡樂的氛圍。然而,即使歡情未能滿足,人們也不得不結束,熄滅燈火。
賞析:
這首詩以絢麗的描繪和鮮活的場景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錦街、戲鼓、鐵馬、春冰等形象的運用,使詩意生動。詩中表達了短暫的歡樂和人生的無常,即使在歡慶之時也必須結束。詩的后半部分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作者自己游興懶散,無法與他人一起享受芳華。作者的清狂與倚風而嘯的形象,展現了他豪邁不羈的性格。最后兩句以梅花霽雪和水邊樓觀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登臨高樓,獨自靜思的心境。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華美的描寫和獨特的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對短暫歡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野色一枝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màn yuán xī hòu, chūn yì àng rán, pō dòng yóu xìng, chéng zhà chuān yín shè zhū gōng
木蘭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頗動游興,呈霅·川吟社諸公·)
jǐn jiē chuān xì gǔ, tīng tiě mǎ xiǎng chūn bīng.
錦街穿戲鼓,聽鐵馬、響春冰。
shén wǔ xiù gē yún, huān qíng wèi zú, zǎo yǐ shōu dēng.
甚舞繡歌云,歡情未足,早已收燈。
cóng jīn biàn xū shèng shǎng, bù qīng qīng yě sè yī zhī téng.
從今便須勝賞,步青青、野色一枝藤。
luò tuò huā jiān jiǔ lǚ, wēn cún zhú lǐ yín péng.
落魄花間酒侶,溫存竹里吟朋。
xiū zēng.
休憎。
duǎn fā EA2AF229.
短發EA2AF229。
yóu xìng lǎn wǒ hé zēng.
游興懶、我何曾。
rèn cù tà fāng chén, xún jiāo fù lù, zì xiào wú néng.
任蹴踏芳塵,尋蕉覆鹿,自笑無能。
qīng kuáng shàng rú jiù fǒu, yǐ dōng fēng xiào yǒng gǔ lán líng.
清狂尚如舊否,倚東風、嘯詠古蘭陵。
shí lǐ méi huā jì xuě, shuǐ biān lóu guān xiān dēng.
十里梅花霽雪,水邊樓觀先登。
“野色一枝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