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離寒羽庇風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離寒羽庇風霜”全詩
爾我相忘。
披離寒羽庇風霜。
不趁白鷗游海上,靜看魚忙。
應笑我凄涼。
客路何長。
猶將孤影侶斜陽。
花底鹓行無認處,卻對秋塘。
分類: 浪淘沙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浪淘沙(題陳汝朝百鷺畫卷)》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浪淘沙(題陳汝朝百鷺畫卷)》是宋代詩人張炎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立水云鄉,
爾我相忘。
披離寒羽庇風霜。
不趁白鷗游海上,
靜看魚忙。
應笑我凄涼。
客路何長。
猶將孤影侶斜陽。
花底鹓行無認處,
卻對秋塘。
中文譯文:
在水云之鄉,我們互相遺忘。
覆蓋離別的寒羽,庇護著風霜。
不跟隨白鷗在海上自由翱翔,
靜靜地觀看魚兒的忙碌。
可笑我如此凄涼。
客路何其漫長。
依然將孤影作伴斜陽。
花叢深處的鹓鷺行走無所依托,
卻對著秋天的池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處浪淘沙的景象,表達了他與他人相互遺忘的心境。"玉立水云鄉"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暗示了人們可以在這里忘卻塵世的煩惱。"爾我相忘"表達了作者與世人的隔閡和內心的孤獨感。
詩中的"披離寒羽庇風霜"意味著作者用寒冷的羽毛來保護自己免受風霜之苦,可以理解為作者在客途中承受著寒冷和艱辛。
"不趁白鷗游海上,靜看魚忙"表達了作者不愿意隨波逐流,而是選擇靜靜地觀察魚兒的忙碌,暗示了作者對浮躁世俗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
"應笑我凄涼"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處境的無奈和無奈,感嘆自己的困境和寂寞。
"客路何長"表達了作者對旅途漫長的感嘆和對歸家的渴望。
"猶將孤影侶斜陽"描繪了作者孤獨的身影在夕陽下伴隨著,寓意著作者的孤獨和寂寞。
"花底鹓行無認處,卻對秋塘"表達了作者在花叢中行走時無所依托的感覺,但卻對著秋天的池塘,顯示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體現了宋代詩人追求自然和超脫塵世的思想情懷。
“披離寒羽庇風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tí chén rǔ cháo bǎi lù huà juàn
浪淘沙(題陳汝朝百鷺畫卷)
yù lì shuǐ yún xiāng.
玉立水云鄉。
ěr wǒ xiāng wàng.
爾我相忘。
pī lí hán yǔ bì fēng shuāng.
披離寒羽庇風霜。
bù chèn bái ōu yóu hǎi shàng, jìng kàn yú máng.
不趁白鷗游海上,靜看魚忙。
yīng xiào wǒ qī liáng.
應笑我凄涼。
kè lù hé zhǎng.
客路何長。
yóu jiāng gū yǐng lǚ xié yáng.
猶將孤影侶斜陽。
huā dǐ yuān xíng wú rèn chù, què duì qiū táng.
花底鹓行無認處,卻對秋塘。
“披離寒羽庇風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