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過斜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過斜陽”全詩
萬境天開,逸興縱我清狂。
白鷗更閑似我,趁平蕪、飛過斜陽。
重嘆息,卻如何不□,夢里黃粱。
一自三高非舊,把詩囊酒具,千古凄涼。
近日煙波,樂事盡逐漁忙。
山橫洞庭夜月,似瀟湘、不似瀟湘。
歸未得,數清游、多在水鄉。
分類: 聲聲慢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聲聲慢(重過垂虹)》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聲聲慢(重過垂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聲短棹,柳色長條,無花但覺風香。
船槳劃過水面,柳樹的影子拖得很長,雖然沒有花朵,卻感受到了風的芬芳。
萬境天開,逸興縱我清狂。
大千世界在我面前展開,自由的情感讓我暢快淋漓。
白鷗更閑似我,趁平蕪、飛過斜陽。
白鷗比我更悠閑,趁著平靜的水面,在斜陽下飛翔。
重嘆息,卻如何不□,夢里黃粱。
雖然我重重嘆息,但怎能不憂愁,猶如一場黃粱美夢。
一自三高非舊,把詩囊酒具,千古凄涼。
自從三皇五帝的時代以來,世事已非往日,將詩歌和酒作為我的伴侶,感受著千古的凄涼。
近日煙波,樂事盡逐漁忙。
近來的煙波中,歡樂的事情都隨著漁夫的忙碌而逝去。
山橫洞庭夜月,似瀟湘、不似瀟湘。
山巒橫亙在洞庭湖上,夜晚的月光,有些像瀟湘江的景色,卻也有些不同。
歸未得,數清游、多在水鄉。
我還未能回到故鄉,數次徜徉在清幽的游覽中,大多數都發生在水鄉之間。
這首詩詞《聲聲慢(重過垂虹)》描繪了作者在船上行舟的景致,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中抒發了對自然景色的感嘆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意境和情感抒發能力。整首詩詞寫意深遠,情感真摯,給人一種恬靜而憂郁的感覺,同時也體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飛過斜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shēng màn zhòng guò chuí hóng
聲聲慢(重過垂虹)
shēng duǎn zhào, liǔ sè cháng tiáo, wú huā dàn jué fēng xiāng.
□聲短棹,柳色長條,無花但覺風香。
wàn jìng tiān kāi, yì xìng zòng wǒ qīng kuáng.
萬境天開,逸興縱我清狂。
bái ōu gèng xián shì wǒ, chèn píng wú fēi guò xié yáng.
白鷗更閑似我,趁平蕪、飛過斜陽。
zhòng tàn xī, què rú hé bù, mèng lǐ huáng liáng.
重嘆息,卻如何不□,夢里黃粱。
yī zì sān gāo fēi jiù, bǎ shī náng jiǔ jù, qiān gǔ qī liáng.
一自三高非舊,把詩囊酒具,千古凄涼。
jìn rì yān bō, lè shì jǐn zhú yú máng.
近日煙波,樂事盡逐漁忙。
shān héng dòng tíng yè yuè, shì xiāo xiāng bù shì xiāo xiāng.
山橫洞庭夜月,似瀟湘、不似瀟湘。
guī wèi dé, shǔ qīng yóu duō zài shuǐ xiāng.
歸未得,數清游、多在水鄉。
“飛過斜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