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芳只合深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貞芳只合深山”全詩
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斯可矣。
賦此以紀情事云。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
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清平樂》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平樂
蘭曰國香,為哲人出,
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
楚子不作,蘭今安在?
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斯可矣。
賦此以紀情事云。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
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譯文:
清平的樂曲
蘭花說道:國中的香氣,是為了哲人而存在,
它并不自夸于色香,卻能得到天之清凈。
楚國的君主不再贊美它,現在蘭花在何處?
能夠看到南方老人樹枝上的幾筆,已足夠了。
寫這首詩來紀念那段情事。
獨自的花朵,一片葉子,仿佛是以前的離別。
煙水茫茫,無處可言,西湖的殘月變得冷清。
純潔的芬芳只適合深山之中,與紅塵無關。
留下了許多清晰的影像,幽香卻無法傳到人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蘭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蘭花的品質和境遇,表達了一種清凈超然的情感。蘭花被稱為“國中的香氣”,以其純潔無瑕的香氣象征著哲人的品德和境界。蘭花不自夸于自身的色香,而是通過清雅的氣質獲得了天然的純潔。然而,楚國的君主不再贊美蘭花,這里引發了詩人的思索,蘭花今天在何處?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對蘭花的懷念和對純潔之美的追求。孤獨的花朵和一片葉子成為了離別的象征,煙水茫茫中無法述說,西湖的殘月也變得冷清。詩人認為純潔的美麗只適合深山之中,而在紅塵世界中卻無法存在。雖然美麗的影像留在了世間,但幽香卻無法傳達到人間。
整首詩以蘭花為主線,通過蘭花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純潔美麗的向往和對世俗塵囂的超越。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詞手法,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蘭花的描繪,詩人寄托了自己對純凈、高尚的追求,并對現實世界的喧囂和浮華表示反思。整首詩意蘊含深沉,給人以靜謐、清新的感受。
“貞芳只合深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lán yuē guó xiāng, wèi zhé rén chū, bù yǐ sè xiāng zì xuàn, nǎi dé tiān zhī qīng zhě yě.
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
chǔ zi bù zuò, lán jīn ān zài? dé jiàn suǒ nán wēng zhī shàng shù bǐ, sī kě yǐ.
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斯可矣。
fù cǐ yǐ jì qíng shì yún.
賦此以紀情事云。
gū huā yī yè, bǐ shì qián shí bié.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
yān shuǐ máng máng wú chǔ shuō, lěng què xī hú cán yuè.
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
zhēn fāng zhǐ hé shēn shān, hóng chén liǎo bù xiāng guān.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
liú dé xǔ duō qīng yǐng, yōu xiāng bú dào rén jiān.
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貞芳只合深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